第021章 把控全局(1 / 2)

一听到冯小武开口,整个排队队伍的人都目光聚焦在冯小武身上,各种神情交织:有羡慕、嫉妒和怨恨。在那时,一块钱一条油条大家都能买得起,然而每人所需的二两粮票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则是难以为继的日常开销。每月有粮票能确保吃到月底,已算不错,像冯小武这种直接要用足两个月粮票去买油条的行为,无疑是八二年的阔绰大户。

瞬间,冯小武就被一大群大妈包围,纷纷提出用粮票换油条的想法。其中一名大妈甚至问及冯小武是否有意交往,她的女儿与冯年龄相当,如果有可能,希望能让他们多些了解机会。此时,冯小武一脸尴尬,无助地看着李志强求助。然而,李志强表现得很淡定,根本不搭理冯小武。

听着大妈滔滔不绝介绍自家姑娘的种种美德,李志强内心冒出个念头:“嘿,你这位和尚啊,何不过门投靠本尼呢?”拿到刚出炉的油条,脱离人群的冯小武依然惊魂未定。这件事让他在前往李志强家的路上还心存不安。

一路上,李志强拿冯小武开涮,“你可真够和尚的,要不要我来安排一场投奔?”他清楚冯小武不谙世故,初次面临此类情景会有点青涩,日后还需更多历练。

对于冯小武的重要性,他是明白的,这个人对他的成功起着基石作用。因此他决定将来给予冯小武更优渥的待遇,就像后世领导们的司机那样,让他们也能过上舒心日子。

平凡的生活幸福就在于简单满足:早餐豆浆加炸油条,就能令一家子洋溢着满满的温馨。

心中有了目标的李志强立誓要加倍努力,让家庭生活更加富足。他带领团队捕鱼业务日益火热,人数已扩充至十八人,每日产量稳过两千斤,逼近三千的大关。

观察过一个星期六的捕鱼作业后,李志强发现了问题所在:从四月中旬至封江,看似漫长的捕鱼期实则非常短暂。他明白时间宝贵,但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坚决不让渔民作业。生命至上,他不会为利益牺牲这一点。

在那个时候,个人不需要缴纳税收,包括工人、机关事业单位职员和教职员工都是免于此义务的。这些都是由资助的群体,与农民大为不同。农民不仅需承担公粮赋税以填补各项提留,还需随时应国家召唤参与本地建设。人口众多的家庭和村庄尚好些,若家道困苦、土地匮乏,则难以承受年年交付的公粮压力。

欠下税费就完不成上头的“三提五统”,第二年没有救济的情况下,这些人家可能无法吃饱。遇上旱灾涝患,活着已是幸运。

一般情况下,农民交完大约上千斤公粮,扣除掉农业税和农田水利费,能留到手头的往往只有几十元。

丰收之年卖出余粮,全年收入可能勉强过两三百元,遇到差年景连这点都难以保证。

总而言之,八十年代,城市的文艺青年光芒四射,农民耕田辛苦,收入却寥寥;他们出海捕鱼是为了生计,绝不允许因风险而陷入悲凉命运。基于这样的考量,李志强更不愿悲剧重演。

与王波讨论了极端天气禁工及禁止渔夫涉水的风险后,李志强觉得有必要给他们进行一次政治教导。

三舅舅管理十多人,依旧显得游刃有余,但他缺乏足够的威信去领导团队,显然不适合做领导者。

对三舅舅王波,李志强投入了大量的思考。他期望王波快速成长起来,不仅忠诚可靠,还需要拥有必要的能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