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27(1 / 2)

副标题: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

开篇词:

冷泉亭畔水潺潺,峰峦叠翠入云端,几时飞来几时寒?禹项传闻添意趣,字词变幻引深叹。博大精深妙难言。

【对联故事】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诗翁信步来到杭州西湖的冷泉亭。这座亭子坐落于山林环抱之间,环境幽静而雅致。清澈的冷泉从山间流淌而下,发出潺潺的水声,而周围的山峰则苍翠欲滴,两者相映生辉,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成为人们静心欣赏美景、寻觅心灵安宁的理想之地。

当诗翁正准备坐下歇息时,突然听到旁边传来欢声笑语。他转头一看,原来是清朝著名文人俞樾一家在此游玩。他们正兴致勃勃地围绕着冷泉亭上的对联展开讨论,诗翁顿时被吸引过去,静静地站在一旁聆听。

只见亭柱上悬挂的对联写道: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这对联以两个连续的问句,巧妙地描绘了冷泉亭独特的自然景观,引人深思,让人忍不住想探寻其中的奥秘。

俞樾微微一笑,提议改动两字,形成新的对联。他缓缓地念道:

泉自有时冷起;

峰从无处飞来。

诗翁好奇地请教其中的深意。俞樾解释道:“我所改动的对联,旨在表达一种深邃的哲理。泉水并非始终冷冽,它会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而有所变化,这‘有时’二字便体现了泉水的变化与生命的律动;而山峰似乎凭空飞来,但实际上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这‘无处’则暗示了山峰的神秘与不可知。这样的改动既保留了原对联的意境,又为其增添了哲学的思考。”

俞樾的妻子听后,轻轻摇头,稍作思索,便吟出新的对联:

泉自冷时冷起;

峰从飞处飞来。

她向诗翁解释说:“我的改动更注重表达泉水和山峰的本质属性。‘泉自冷时冷起’强调泉水本身的清冷特质,即它天生就是冷的;‘峰从飞处飞来’则突显山峰的峻峭与非凡,仿佛是从天而降,赋予了山峰一种动感与生命力。”

此时,俞樾的次女秀孙跃跃欲试,她说:“我也来试试修改这对联。”思索片刻后,她念出了自己的版本:

泉自禹时冷起;

峰从项处飞来。

诗翁对“禹时”和“项处”感到疑惑。秀孙笑着解释道:“‘禹时’指的是大禹治水时期,这里暗指泉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项处’则借用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典故,以此形容山峰的雄伟壮观,仿佛是被项羽拔起后飞来的。这样的改动不仅丰富了对联的历史文化内涵,还为其增添了一丝趣味与想象力。”

诗翁听后大为赞赏,称赞秀孙才智过人。这次偶然的相遇不仅让诗翁领略了冷泉亭的山水之美,更让他与俞樾一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一同游山玩水、探讨诗词歌赋与对联的奥妙和美感,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美好时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