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孩童勇挑联坛将,知县骄心逢劲敌(1 / 2)

副题:孩童应战联坛高手,知县自负终遇克星

开篇词:

热土蕴才子,边塞出奇童。卜昌知县自负,今日遇强龙。两火为炎何解?非是盐酱之味,加水却成空。联战正酣处,胜负已分明。稚气显,才智露,笑谈中。孩童应对,轻松巧妙胜高公。两土圭非龟甲,加卜如何成卦?问卜昌知否?联界传奇事,热土颂千重。

【诗翁话联】

在热河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历史的长河曾将其誉为“塞外四省”之一。尽管在清朝的统治下,它因地处边陲而发展受限,人才稀缺,但文化的种子仍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尤其对对联的热爱更是深入骨髓。

卜昌,热河的一位知县,以他的才智和独特的对联技巧在当地享有盛名。他的自负源于他的才华,但这也让他逐渐变得目中无人。他渴望找到能与他匹敌的对手,然而在这偏远的边塞之地,这似乎是一种奢望。

一日,卜昌带着挑战的心情踏入当地的诗社。然而,迎接他的却是两个稚气未脱的孩童。这两个孩子虽然年纪尚小,但对卜昌的名气和来意了如指掌。他们并没有被卜昌的威名所震慑,反而以孩童特有的天真和直率,向卜昌发起了挑战。

卜昌微微一笑,他并不把这两个孩子放在眼里,于是他随口出了一个上联:

“两火为炎,既然不是盐酱之盐,为何加水便淡?”

这个上联巧妙地运用了拆字和谐音的技巧,让人拍案叫绝。

就在此时,联痴诗翁恰巧路过诗社。他听到卜昌的上联后,心中不禁赞叹:这位知县果然名不虚传。然而,当他看到是两个孩童在应对时,心中又不禁为他们捏了一把汗。

然而,这两个孩童却并未让诗翁失望。其中一个孩子沉思片刻后,缓缓说出了下联:

“两土为圭,既然不是乌龟之龟,为何加卜为卦?”

这个下联不仅完美地对应了上联的拆字和谐音技巧,还将“卜昌”的名字巧妙地嵌入其中,让诗翁大吃一惊。

而另一个孩子也不甘示弱,他紧接着说出了自己的下联:

“两日为昌,既然不是倡女之倡,为何加口便唱?”

这个下联同样精彩绝伦,不仅与上联相得益彰,还将对卜昌的讽刺推向了高潮。

卜昌听到这两个下联后,脸上的笑容逐渐凝固。他意识到自己在这场对决中败下阵来,而击败他的竟然是两个年幼的孩童。这种羞愧和挫败感让他无地自容,只得匆匆离去。

这场对决让卜昌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傲慢。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从此,他再也不敢小觑热河的文人墨客,而是虚心向他们请教和学习。

而这两个孩童也因此一战成名,成为了热河对联界的传奇人物。他们的故事被传颂开来,激励着更多的人去学习和传承对联这一传统文化瑰宝。

【墨韵悟联】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副对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