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1 / 2)

副标题: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开篇词:

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学问文章。叹真假难辨,有无相混,纷繁复杂,费尽思量。踏入香山,故居寻访,欲解红楼梦未央。心虔诚,对笔砚沉思,往事茫茫。寻踪雪芹何方,梦相见、诗翁诉衷肠。解疑云困惑,深邃睿智,笑谈之间,指点迷惘。假亦真时,真还假处,世事如云总无常。醒来觉,人生如短梦,岁月悠长。

【诗翁话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中的这两副对联,一直让诗翁心存疑惑,难以释怀。

一日,诗翁怀着虔诚的心情,梦入了香山曹雪芹故居。穿过静谧的庭院,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印记上,感受这片曾经孕育了伟大作品的土地所散发的厚重与沧桑。他目光不经意地落在一处略显陈旧的笔砚上,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愫,仿佛与流转的时光产生了某种神秘的连结。

恍惚间,一道身影蓦然映入眼帘。来人穿着简朴的长袍,面带微笑,双眸中闪烁着深邃而睿智的光芒。诗翁惊愕之余,恍然意识到这正是他心中敬仰已久的曹雪芹先生,于是慌忙趋前施礼,倾诉对这位文学巨匠的崇敬,同时也吐露了对那两副对联的困惑。

曹雪芹先生注视着诗翁,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赏,轻声问道:

你可是为那两副对联而来?

诗翁恭敬颔首,继而娓娓道出自己的理解与困惑。

曹雪芹先生听罢,带着微笑开始阐释这两副对联的深层含义: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此言昭示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件细微之事,每一处纷繁的人情世故,都深藏着丰厚的学问与智慧。唯有深入洞察、悉心体悟,方能真正领略其内在精髓。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这句话则揭示了真假、有无之间的微妙关系。当虚假被视作真实时,真实亦可能被视为虚假;同样,当无被误认为有时,有亦可能转瞬间化为乌有。

这告诫我们,必须保持清晰的思维,不被表象所迷惑,而要洞察秋毫,直指事物本质。

诗翁闻听此言,顿觉豁然开朗,他向曹雪芹先生深鞠一躬,以表谢意。他深知,这次对话将成为他人生旅程中的宝贵财富,同时也让他对这两副对联所蕴含的哲理与智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更加坚定了他继续深入研读《红楼梦》的决心。

正当他欲进一步提问时,曹雪芹先生的身影却逐渐变得模糊,最终化作一缕轻风,消散于无形。诗翁怔在原地,心中百感交集,他明白,自己刚刚经历了一场难得的奇遇。他对着空气再次鞠躬致谢,并暗下决心,要更加珍视地研读《红楼梦》,深入探索其中的智慧与哲理,将其视作人生的珍贵宝藏。

【墨韵悟联】

其一

上联:世事洞明皆学问;

下联:人情练达即文章。

对联译语:

上联“世事洞明皆学问”可以翻译为:对世界上的事物有深入的理解和洞察,这本身就是一种学问。这句话意味着,对于世间万物的深入了解和洞察,不仅是一种认识,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和成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