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遗诏是嗣皇帝位,非皇子!(1 / 2)

朱厚熜不禁心里冷笑。

他和袁宗皋已经预料到会发生这一情况。

他更知道,如果他答应以皇太子礼进京,那接下来就是让他认孝宗为皇考,改认自己父亲为叔父,承孝宗之嗣,等一系列为他设计好的礼法规则。

但好在如他之前对蒋氏所说,想让他承孝宗之嗣的杨廷和一党,不过是欺他目前才十五岁可能不懂这权力斗争里面深浅的纸老虎而已。

因为据他所知,按照历史上的记载,这些人拟的遗诏内容会有个大漏洞。

而这个大漏洞,可以作为他拒绝被他们摆布的理由。

但是!

按理,杨廷和这些从科甲上万士子中杀出来,写过无数表文诏旨的翰林精英,不应该在遗诏里留这么大的漏洞。

而且,就算拟诏的人一时粗心,不代表整个审核遗诏的杨廷和同党都这么粗心。

很明显,这个遗诏的漏洞是杨廷和一党故意留的漏洞,为的就是防止朱厚熜这个少年可能没那么好玩弄,而给其一个否定自己这些人的机会,如此就可避免自己这边因为误判皇帝而彻底被皇帝恨上。

朱厚熜此时自然是要主动承杨廷和之请,揭露这个漏洞的。

但他没有打算直接揭露,而让杨廷和一党轻易看穿他。

相反。

他这时则是拿起遗诏来,先看向了袁宗皋,接着才开口问:

“先生,遗诏是让我嗣皇帝位,非以皇子身份吧?”

朱厚熜这话一出,尤其是他在看向袁宗皋这么说后,毛澄当即就沉下脸来,看向了袁宗皋。

他不由得因此怀疑,这是袁宗皋提醒了朱厚熜要注意到遗诏中的这个漏洞。

因为在他看来,嗣君朱厚熜毕竟才十五岁,虽至纯至仁,但一般不会轻易发现这个漏洞,也不会轻易意识到自己这些文臣让他以皇太子礼进京,就是要给他做服从性测试,压制他的皇权的。

而在进京途中,朱厚熜执意要救济沿途饥民,而让袁宗皋大出风头,于底下官将与民众中颇得声望的事,在毛澄看来,也应该是袁宗皋提前影响朱厚熜所致,为的就是让嗣君既得至仁至纯的声望,也让嗣君开始看轻自己这些清流。

甚至,毛澄觉得,只怕嗣君以相信元辅能安置好随驾百姓为由,而执意带百姓进京,也是袁宗皋的授意!

所以,毛澄觉得,他和杨廷和等中枢清流文官是真的对袁宗皋看走了眼!

现在,自己这些人没法利用嗣君年少敦厚的品性,而压制其势,使其诚服于自己这些清流文官的权威,就是因为袁宗皋。

在毛澄看来,嗣君现在这样问袁宗皋,没准就是袁宗皋提醒过嗣君,教了嗣君这么做,而便于他为嗣君争礼法的解释权,进而便于他掌权当国。

因为大明以礼治国,谁掌握了礼法解释权,谁就是天下的实际控制者!

袁宗皋这里倒是不禁一怔,在朱厚熜看向他,向他投来征询的目光时。

而且,朱厚熜看向他的眼神是那么坚定与深邃,使得袁宗皋自己心里也震撼不已。

“这是谁教的他?不仅善阳谋,也善伪装!”

袁宗皋狐疑之余,内心突然大为高兴起来。

他不得不承认,嗣君朱厚熜不愧是天生的英主,居然不学自通地利用清流文官们对自己这些人藩邸旧人的猜忌,来挑拨自己这些藩邸旧人与这些清流文官的矛盾,而让自己躲在幕后,所以才会在揭穿遗诏漏洞时,故意看向自己,以询问自己的方式揭穿。

“欲成大业,就当如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