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嗣君待民至仁至纯(1 / 2)

朱厚熜就等着毛澄这么回答呢。

在毛澄这么夸杨廷和后,朱厚熜就立即笑了起来,松了一口气,把手叠放在了背后,而在室内踱起步来:

“如此,我就放心了!”

朱厚熜接着又看向袁宗皋等人说:

“百姓既然要跟着,便让他们跟着吧!”

“我作为嗣君,也不好驱赶,否则便是立国不正!”

“只是要防止人一多就瘟疫爆发,要管理好,也不用担心带进京后安置不好,我们要相信元辅的能力!”

朱厚熜随后还特地又问了一下毛澄:“大宗伯,你说对否?”

“嗣君圣明!”

毛澄回了一句,然后不由得两眼一闭,微微一叹。

梁储这里忍不住以袖捂面,嘴角微微咧开,他也没想到杨廷和会有今天。

一时,他都有些不想辞官了,想看看杨廷和到底会怎么替嗣君安置将来跟随进京的流民。

因为梁储打心眼里还是有些不满杨廷和的,毕竟要不是杨廷和抢了本该属于他的首辅位,他也不至于和王琼眉来眼去。

不过,梁储也同样神色复杂地瞥了朱厚熜一眼。

他也不知道眼前这位嗣君是真的通过纯良太过的方式给杨廷和先挖了个大坑,还迫使毛澄主动把杨廷和拉进坑里来,还是故作纯良,而暗蓄大志,乃至用阳谋正道谋权,胸藏大韬略?

“无论是哪种,对百姓都是好事,对大明是好事,对自己也是好事。”

梁储为此不由得在心中腹诽了几句。

袁宗皋这里也因为朱厚熜给杨廷和制造了个大难题,也对朱厚熜燃起一丝崇敬之意。

所以,袁宗皋在毛澄这么说后,也跟着颔首,心道:“嗣君的确圣明,真不愧是天生的英主!竟以正大光明之道,使得清流文官先损威信,再陷维谷之间。”

且说。

由于朱厚熜准许流民跟随进京。

所以接下来跟随朱厚熜进京的流民越来越多。

甚至,不少本来不算流民的当地百姓也选择了跟随朱厚熜一起进京。

比如一些怕被当地人吃掉的绝户。

或者不能忍受当地劣绅恶霸盘剥的小户百姓。

他们因为朱厚熜准许他们跟随,而都趁着跟着朱厚熜一起进京不用担心沿途盗匪与官吏盘剥的机会,纷纷跟着朱厚熜一起北上。

沿途地方官员也因此吓得不轻,一开始都担心是民变,在问清楚后倒也放心了许多,随后还主动放任这些百姓迁走。

因为这些没有税收贡献的无业流民留在当地,对他们而言既是财政负担也是维稳负担,自然也就乐得这些百姓进京,由内阁中枢的文官处置。

于是。

一时间,奔随朱厚熜车驾的百姓,竟夜不息。

朱厚熜一日往后面看时,就见自己车驾后面,人影憧憧,牵子负老者如蚁,络绎不绝,遍地皆人。

“地方吃人现象到底是多严重,才让这么多百姓宁肯跟着自己去茫然不知的京师城,也不愿意留在乡里?”

朱厚熜不由得暗自思忖着。

这些跟随朱厚熜一起进京的百姓,依旧是由袁宗皋和杨廷仪的三千护卫军来负责管理和接济。

不过,随着奔随车驾的百姓增多,朱厚熜就又以迎立朝臣比自己藩邸旧臣更懂如何安民为由,将更多扈从的中下层朝臣派去了协助管理和救济这些跟随车驾北行的百姓,顺便也锻炼锻炼这些人,给他们一个了解民居疾苦的机会。

至于这些官僚们管理这些随驾百姓的积极性高低与否这事。

自然是不用担心的。

因为没谁会在嗣君眼皮底下不积极干事,不表现出自己爱民清廉的一面。

主持此事的袁宗皋自不必说。

他正好利用这次管理随驾百姓的机会,于中下层的扈从官将中,建立起自己的权威。

让这些人相信,他这个长史可不是只靠嗣君老师这个身份在将来才会被委以重任,而是有真材实料的,也是值得被追随的。

扈从官将们也不用担心在这个时候讲奉献做好事不会被皇帝看不见。

因为沿途哪怕是像救起一不小心掉水里的随行孤幼,都能被朱厚熜知道,而予以奖掖。

即便是杨廷仪这个因为是杨廷和弟弟而成为三千护军兵权执掌者,也没敢克扣该发给随驾百姓的救济粮与药材,而是积极配合袁宗皋。

所以,虽然跟随车驾的百姓越来越多,但到底一直是处于井然有序的状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