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1 / 1)

老家还有一个习俗,通过走亲戚拉近关系,他们的亲情和友情通过礼品维持,所谓的亲情,都是利益的交换。出生在农村,谁家都不富裕,都打肿脸充胖子,农民拿着礼品走来走去,顺便吃一顿饭,改善一次伙食,把超市的东西循环一遍,最后给超市增加一点利润,这就叫走亲戚。

听村里长辈讲,走亲戚也是有讲究的,礼品必须是双数,种类必须是双数,亲戚留一半,另一半自己带回家。小时候喜欢走亲戚,通过走亲戚能改善伙食,让我想不到的是,我嘴里吃的美味是通过母亲礼品换来的,礼品单价大于改善伙食使用的金额,今天我还懂得,用金钱换来的感情和友谊,约干年后会因为没有金钱,失去这份感情和友谊。

从小到大,我不喜欢拖泥带水,喜欢直来直去,我和父母这代人沟通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父母总觉着,语言能拉深感情,走亲戚的时候,尽可能多聚几分钟,实际上用语言维持的感情,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两地距离的延长,话题随之减少,也会从今天的无话不说,变成无话可说。吃完晚饭父母和亲戚对着头喝着茶聊天,那个年代,走亲戚回家看太阳,太阳落山不久,天慢慢变暗,吃饱喝足在回家。

从小时候我就害怕黑夜,因为农村马路两侧没有路灯,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在交通事故面前,生命很渺小,小时候的愿望是,吃完饭早点回家,回我自己的家。每次去我姥姥家呆的时间最久,尤其是妈妈,发自内心的不想回去,尽可能多呆一分钟,这里是生她养她的地方,对这里感情很深,姨夫和父亲不想呆,想尽快回家,在这里太受拘束了,但是,妈妈和小姨都在,他们想走不敢走,母亲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再熟悉不过了,邻居是她从小玩到大的朋友,这种感情是后期无法培养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