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前世今生(1 / 2)

我的父母假装道歉,邻居们纷纷散去之后,我又来到了之前买豆浆的铺子。

倒不是怕被打,今天这一出之后,我的父母肯定不敢打人。

在前世,我挨了一顿骂之后,又拿了一块五来买一袋豆浆。

在父母面前我只敢沉默,当好我的沙袋。可我分明记得,前世又一次回到这里时,我对豆腐店的老板发了脾气。

那个有些矮胖的女人听了我的哭诉,默默打好了两袋豆浆,小心翼翼地装进袋子里,又套上了两个袋子,确保牢固后,交到我手上。

“孩子,对不起!真的对不起!”不知道是做生意不想惹麻烦,还是真的同情我的遭遇,但前世她确实对我说了这样的话。

当我回家,母亲听说豆腐店老板给了豆浆没收我的钱,眉开眼笑地又从我手里把那一块五收走了。

一直到我重生,我都再没见过这个女人。

不知为什么,我今天就是想来看看。

这家豆腐店位于农贸市场外围的一条巷子入口处,往外是车马繁荣的街道,往里是卖各种食物和日用品的一家家店铺。

前世的我曾一次次穿行于这条巷子,但从来不敢左右看。

我的使命是按母亲的吩咐买回她规定的菜,他们的谋生是如此辛苦,没有一分钱可以用在我感兴趣的东西上,还必须把孩子当沙袋。

我只是在十几米外默默地看着那个我一直颇为感激的卖豆腐的女人,此刻她正为了什么和旁边的水果店主争吵。

这个女人并不是一个完人,她也有她的喜怒哀乐。此刻她的脸涨红了,声嘶力竭地喊着,我和她中间隔着十几米的人流,也能听见她的骂声。

她有孩子吗?大概是有的,这年龄段的人,没有孩子的是少数。

她回家后,是不是也会对她的孩子无端大吼呢?有可能吧,毕竟我不了解她,没办法为她打包票。

但是,面对着一个大哭的、别人家的孩子,她也只能好言相慰,而不能吼叫威胁。因为有调节人际关系的准则在,也就是伦理。

可恰恰也是伦理,让我父母那么多年的精神和肢体暴力有了理由,不仅不用受到惩罚,还被赞颂为“父母之爱”。

可实际上,他们只是想发泄情绪罢了。情绪的来源也并不是我或者妹妹的什么行为,而是逐渐偏离了他们理解范围的世界。

当自私有了无私的名字,当恨以爱的名义肆意宣泄,我和无数像我一样的孩子就只能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无尽地狱之中。

我站在重生后不知几年级的街道上,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这熙熙攘攘的人群恐怕无一例外,我的父母恐怕也无一例外。

他们是真心地认为对我的暴力利人利己,所以才会十几年如一日地反反复复。

那场长达十年的浩劫的精神残留,根深蒂固的吃苦教育,飞速发展的社会,惶恐而又愤愤不平的男女。

对社会快速发展的不适应和愤怒,在漫长的岁月里积蓄着。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了一个人,不管他们对这个人做什么,这个人都只能甘之如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