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到处都是有心人18(1 / 2)

“哎,哎,门卫现在不让出去。还不到放学时间。”

张元敏在后边小声说。萧敬山哈哈一笑,杨金刚他也得敢拦啊。咱也是在二中立下规矩的人了。

“走就是。门卫还不叫人吃饭了?”

张元敏便不再说什么,只跟在萧敬山身边。萧敬山追忆张元敏的信息。张元敏的爸爸在银行工作,肯定不会让她选择历史。历史学出来后干什么呀?

城里人的眼界总比农村人要开阔,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务实靠谱得多。张元敏说想学历史,也许不是真的想学,只是在历史这方面,有所期待吧?

可又有什么期待呢?学历史无非进学校做历史老师。九十年代的老师,待遇低之低,现代人都难以相信。一根粉笔两袖清风那是真的写照。许多老师,尤其是城里的青年男教师,连媳妇都找不到,没人愿意跟男老师结亲。甚至工厂里的纺织女工都瞧不起老师。纺织女工可比老师的收入高多了。

张元敏假设学历史,除了教师就是进入政府某些单位。以她出身银行的家庭来说,家里人肯定不愿意让她学历史。

“文科方向就那么几个。或者中文,或者新闻法律,财政金融。政治和历史选择也有,但就业面狭窄。咱们选志愿,其实就是在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之间做权衡,最终选出来适合自己的。”

萧敬山说。张元敏奇怪的看了他一眼。这话说得有点怪,好像萧敬山突然老夫子上身似的,化身老夫子了

“你懂的真多。那你你选了什么专业?”

“电脑,或者经管,随便哪个吧。”萧敬山言简意赅。

“什……什么?电脑?”张元敏茫然。

萧敬山这才记起来,这时候电脑这个词汇,现在还没有在小县城里流行起来呢。

“就是计算机科学。”

“啊,电子计算机吗?我爸爸的单位里就有,听说老娇贵了,得专人维护,还专门建的空调房。”

张元敏竟然门清。想想也是,她爸爸在银行工作,接触计算机不为奇怪。

萧敬山突然想起来什么,笑着说道:

“你唱歌挺好听的。想在那方面发展的话,艺术类的专业其实也不错。”

张元敏摇了摇头。

“白搭,家里不会同意的。我妈就在文化馆,她一直说里面闲是非还多。才不愿意我去学这些来。”

哦,原来张元敏母亲在文化馆呀。怪不得张元敏文艺底子那么厚,甚至比专门学习艺术的学生还好。其实要是她的性格再活泼些,学艺术也很不错啊。可她太内秀了。

“那就金融好了,以后工作好找。”张元敏前世就是学的金融,先在国家银行工作后进了股份银行。

张元敏眼中亮光一闪,却没有说什么。萧敬山的建议,真巧,和家里头商量的结果,一模一样。

莫非,这就是心有灵犀?果然还是和萧敬山说说话,最舒服了。

两人这时候走到了校门口,校门口静悄悄的,杨金刚照例坐在门口,保卫科里面的办公桌上,也不知道谁在里面。

萧敬山看了一眼杨金刚,杨金刚面无表情的转过头去,张元敏便跟着萧敬山一起走到了外面。

“咦,杨金刚竟然不管。以前他可动不动就问这问那的。”

萧敬山眉毛一挑。“哼,肯定是他故意的。以后他再找茬,报我的名字。”

萧敬山一拍胸膛,张元敏乐了。“说得就像真的似的。提你的名字好使呀。”

“绝对好使。”萧敬山心话,不好使就照着他的眼睛再来一拳就是,多大点事儿啊。

来的有点早,此时徐家火烧已经出摊,人却没几个,稀稀拉拉的。萧敬山要了火烧馄饨,顺便喊着炒俩小菜,却被张元敏拦下了。

其实这是两人第一次单独一起吃饭,张元敏低着头不甚说话,这很正常,所以萧敬山也陪着不说。两人很快就吃完了,张元敏起来要付钱,萧敬山却早就已经付账了。

张元敏便小声嘟囔,要给他钱。萧敬山也不阻拦也不收,只说几毛小钱争什么呀。你要实在过意不去,下回请回来就是。

张元敏便红着脸不说话了。却谁知走了没几步,萧敬山眼尖,竟然跑到旁边摘了一朵凌霄花放到了她手里,她的脸越发红,更不说话了。

高中生男女同学间的交流,很多就是这种情况。在路上走啊走啊就会发生点小小故事。以前萧敬山虽不时常和她见面。但偶尔同行一段路却是基操,两人都熟络的很。

很快两人就自然起来。现在离高考时间越来越近,复习气氛越发紧张。张元敏走读,所以萧敬山先问道:

“你中午还回家吃饭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