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不得不选之志愿(2)17(1 / 2)

志愿一共有六个,三个本科志愿,三个专科志愿。至于高中中专志愿,那是在最后的批次组织落榜生填写。他第一志愿填的国立,第二志愿填的首都,那第三个志愿,就马马虎虎选择了本省最好的大学。至于专科志愿,他是一个字也没写。而专业上,要么经济管理,要么计算机类,倒是很好选择。

但交上去预填书后,章诸果然勃然变色,指着他的鼻子就是好一顿数落。“你萧敬山吃错药了?也跟着报首都大学,报国立大学?你以为你是刘华伟,还是高西友?”

章诸嘴里的刘华伟,就是萧敬山本班的同班同学,高三以来的各种考试,向来考全校第一名。而高西友则是隔壁班级的,常年的全校第二名。班主任就是萧敬山昏迷在考场里的时候的监考老师魏老师。这俩人在整个二中,哪个不知哪个不晓?那必须是首都大学和国立大学的苗子啊。

你萧敬山算老几,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斤两,头脑一发热就报了这俩学校。还俩学校都填了!你也不打听打听,人家这两所学校什么时候录取过第二志愿的学生啊!全校第一的刘华伟,都想了又想,只挑一所学校报呢。你倒好,恨不得都包圆了是吧?你也配。

“我认为人,还是要有点追求的。”萧敬山盯着章诸的唾沫星子,勉力为自己的坚持开解。

章诸更怒:“你还有点追求。我看你是要毁了你的追求。我问你,你要报这俩学校,这俩学校哪个招生专员联系你了?我也不说全县了。咱学校排名前三的,刘华伟,高西友,还有那个,那个谁,王湖隆,首都大学和国立大学的的招生专员,早就跑到人家家里去做工作了。你家谁去了?谁直接找你了?”

“没找也不代表没有可能嘛。人,总是要有点梦想的。”

“梦想可以,空想不行。别的咱不敢说,就是全校第一,人家两所大学还不一定保证就能录取呢。他们报志愿的时候,也是一二三志愿梯次选好了,生怕跳空了。可你呢?你萧敬山何德何能,让你这么自信,一报就报俩?这不瞎胡闹吗?不行,改。必须改。”

改?那是不可能的。但萧敬山也得防着章诸要和家里人通气。到时候家里人一来,又多事。压力全在自己身上倒不怵,关键是自己才在亲事上驳回老爷子,这不是要节外生枝吗?

于是他振振有词,什么不张狂枉少年,人有青春时,青春就要拼。首都大学也好,国立大学也罢,他自己己知道选不上,但必选。为啥啊?因为这是他青春的梦想呀。

梦想?章诸嗤之以鼻。梦想又不能当饭吃。梦想也得有个边呀。你要是选本省的济州大学我还让你三分薄面。毕竟作为本省第一学府,许你梦想一回。万一梦想成真呢?

可你一把就薅了首都大学和国立大学这俩全夏国的最高学府,你这不是梦想,这是妄想,狂想。不切实际的疯狂,必须给斩断喽。

萧敬山心话,首都大学和国立大学又有啥。要不是这个时代门路不通,他还想报考港大呢。问题是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门路呀。

选首都大学和国立大学多好。有志不在年少。以后说出去,咱也是第一志愿报首都大学第二志愿报国立大学的主。

呸,你满脸痘痘还有志不在年少。我就问你改不改?

不改。三个志愿,虽然一二志愿没有拉开档次,第三志愿毕竟还是有意拉开档次的嘛。

章诸这个怒啊。“你是不是认定了自己就考不上本科了?”

萧敬山一愣,怎么可能?突然醒悟,这才是别人看自己应该有的看法啊。对,就这样跟章老师解释。

“今年咱理科考的七门课,我真的已经是做了最大努力了。可一模二模的成绩你也知道,咱们二中历年高考,考本科多的时候,也才六十来个人。我这不是为了更务实吗?”

“你就这么不看好自己?可问题是你也没有填报专科啊。”章诸努力劝说他。

“嘿嘿,专科我也不了解啊。这不是找老师来商量了吗?”

萧敬山嬉皮笑脸,章诸见劝不动他,也就好好指导了他一下专科志愿。萧敬山这回想开了,从善如流了,结合老师的推荐,把专科志愿的每一个层次都填的十分适合老师的判断。

章诸也结合萧敬山的平时成绩,心里明白了,原来萧敬山自己也没看好自己可以进本科线啊。所以本科志愿,萧敬山纯粹瞎胡填么。不过专科志愿精挑细选,看来他自己的预判也是能走专科。这就对了嘛。别说专科,就是能走高中中专,那也是高考成功呀。

既然萧敬山自己判断还在清理范围内,没有瞎搞。本科志愿那就是放飞自我,就放飞自我吧。专科志愿好好填就没问题了。反正萧敬山瞎蒙,想吹牛逼,那就让他追。他心中判断也是萧敬山大概率走专科,专科志愿填好了,也就过关了。

“同意。你就这样填吧。”章诸终于首肯。

报完志愿的萧敬山百无聊赖,学校待的无聊,想请假回家吧?结果章诸当然不准。回家怎么可能,又不疼不痒痒的,三轮模拟考后自然会放假,现在回去没有必要。

于是,萧敬山就校园里瞎转悠一会准备去吃饭的时候,竟然又看到了张元敏。

这时候,萧敬山才恍然发觉,怪不得自己百无聊赖。只以为是挂念泉子崖下的那一眼清泉,所以才想请假回家。但在看到张元敏的一刹那,各种负面情绪竟然一扫而空。这才明白,原来自己挂念的心事,不一定便是那眼清泉,有时候反倒可能就在眼前。

张元敏正站在餐厅前的大国槐树下,出神的看向前方,不知张望什么。

时不时的发呆,其实是高三学生的常态。这种情形一般人遇到后,会说一句:又学傻了一个。

其实这样子根本就不是事。无非是高强度长时间的沉浸于一件重复的事情里后,人的思维活跃度不可避免的大幅度降低。从而表现出来的反应,就会自然或者不自然的慢一拍。大白话就是看上去有点傻。张元敏傻乎乎的样子也蛮好看么。

为什么古代时候,有很多形容读书人是书呆子?其实就是这个原因。身无旁骛的沉浸到一件事后,对外界的反应难免迟钝。人情世故更是不暇考虑,可不就看上去呆呆傻傻的?

呆傻呆傻的张元敏站在国槐下,就像是一幅静止的画。而夏日的微风过处,仿佛又带着些少女的幽香。

萧敬山童心陡起,放轻了脚步,一直走到她身后才咳嗽了一声,重重的用脚剁了一下地。张元敏蓦然回头,惊讶中还带点儿欣喜,分明有种老朋友多日未见的小雀跃。这还是两人在街上偶遇后的第二次相见呢。

萧敬山看到了她的另外一只手上还拿着快餐杯,就知道她也还没进餐厅吃饭。而张元敏见是他,则抿嘴一笑,奉送给他一个白眼。

“你又吓唬人。”

“我可没吓唬你。”

萧敬山大大咧咧的问道:“你在这儿呆呆的干啥呢?怎么不进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