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山海关42(1 / 2)

大明崇祯十七年

局势己经坏到了一个不能再坏的地步了,崇祯皇帝命令吴三桂火速进京来勤王,山海关以外的所有领土全部放弃。

得到这个命令的吴三桂先是愣了一下,接着马上就意识到关内的局势可能己经坏到了极点,就马上组织老百姓们开始向关内撤退,然后自己带着明军也开始向关内前进。

在这个过程中,吴三桂犹豫了一下。

就是吴三桂的犹豫,首接导致了崇祯皇帝上吊,李自成攻入了北京。

关于崇祯的死,吴三桂是在三天以后才知道这件事情的,而与此同时的大顺军统帅李自成也意识到了吴三桂的重要性,火速派人过来招降吴三桂。

关于吴三桂这个人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将才,而更重要的是吴三桂手底下还有一群兵,这是明末的时候明朝最后一支能打的军队。

李自成的意思很简单,只有三层

第一,要钱有钱

第二,要官有官

第三,吴三桂在北京的家人都能平安

在李自成看来,自己任何方面都点到了,吴三桂应该投降了。

如果吴三桂这个人是一个但凡受到点压迫就投降的人,那么这个人早就投降了清军,而不是农民起义军!

在操纵人心方面,吴三桂玩的相当熟练

并没有第一时间答应李自成要求的吴三桂找到了自己的部下们,询问他们的意见,说是询问,其实刚开始吴三桂就给这场询问定了一个调,准确的说吴三桂是在试探大家的反应。

“北京城破,崇祯上吊,大明亡国了,我们身为将领,难道不应该为了国家而战吗?”

说这话的时候,吴三桂看了看自己的部下,结果在预料之内,这些部下们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大家都沉默了!

吴三桂知道,所有人都不想再为大明尽力了,看样子明朝亡国己成定局,没有人愿意再为大明流血了!

其实关于这一点,吴三桂看的也是相当透彻,他在思考的问题不是投降不投降,而是应该向谁投降,是投降清军还是投降大顺军,这是一个让现在的吴三桂无比纠结的问题。

既然所有人都不想在打了,大家都想投降,那么自己的步调和这些人也就一致了,吴三桂问出了自己的问题

“投降谁?李自成还是多尔衮?”

大家让吴三桂自己做主,反正这个基调己经定下来了,只要投降的话,无论投降谁都无所谓了,有一个好前途比什么都重要。

吴三桂做出了决定,投降李自成。

大军浩浩荡荡从山海关开始出发,在路上吴三桂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吴三桂父亲吴镶的仆人,仆人告诉吴三桂,吴镶被农民起义军给抓了起来,而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也被起义军给睡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