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利益至上41(1 / 2)

说清初的时候,离不开一个汉人。

这个人不是吴三桂,因为没有吴三桂清军也能入关,无非就是打李自成的时候伤亡会多一些,而这个人之前我说过了,不是很想提,但是这个人又不能不提。

这个人就是我们之前说过的范文程!

崇祯上吊自杀以后,明朝关内风云突变,多尔衮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进关,就去问范文程的意见,范文程就问多尔衮

“你在担心什么问题呢?”

多尔衮如是说道:“清军人这么少,明朝那么多人,到时候怎么控制这么多的人,总不能都把这些人给杀了吧?”

范文程听完多尔衮的话笑道:“这有什么可害怕的,你抢这些人东西,他们不敢反抗,奸淫这些人的妻女,他们还不敢反抗,夺了这些人的土地,烧了这些人的房屋,他们还不敢反抗,这群贱民有什么可怕的?”

听完这话的多尔衮下定决心,入关。

而在顺治时期,顺治将范文程的画像挂在了紫光阁上面,称呼范文程为满清第一功臣,这是妥妥的官方认定,比洪承畴那个靠谱的多了。

关于范文程的评价,这几百年来也是争议不断,有人一首在骂,说范文程是汉奸,丢自己祖宗范仲淹的人,还有人一首在夸说范文程是最牛的谋士之一。

这个问题,我们在这里不讨论,想讨论的可以本段评论区留言。

而范文程是怎么到清朝这边来的,到现在也有争议,不过穿得最靠谱的就是自己投奔过来的,而在努尔哈赤时期的范文程,混的那叫一个郁闷,一首到皇太极登基之后,范文程的作用才显示了出来。

可以说,清初明朝什么体制,清朝就照着弄,这些都是范文程的主意。

而皇太极对范文程的重视程度也确实是离谱,到了这种地步

“每逢议军政大事,皇太极常问:“范章京知否?”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得征求一下范文程的意见,可见这对CP合作的时候,那是一个双方都非常满意的状态。

顺治元年,范文程正式上书给摄政王多尔衮,很明确的指出,现在夺取天下的机会己经来了,这个时候入关是最好的选择,多尔衮听了,马上带着人来到了山海关外面。

在这里,多尔衮遇到了吴三桂。

关于吴三桂,我们等会就会说到,这里再说一下范文程,都说多尔衮的政治水平不如皇太极,那么这两个人到底差在了哪里呢?

我们举个例子说一下,清军入关之后,多尔衮开始了剃发令,对这个决定,范文程和多尔衮意见不同,而多尔衮确实压根不听,坚持执行,最后造成了许多反抗清军的事情发生,矛盾迅速激化。

要知道在皇太极时期,有范文程辅佐的时候,基本没出过什么大乱子的。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就能看出来,多尔衮的政治水平确实是不怎么样,当然了这里的不怎么样是拿多尔衮和皇太极比。

现在,我们说回到吴三桂

吴三桂,祖籍安徽,后搬家到了江苏,最后去了辽东。

吴三桂的父亲叫吴镶,而吴镶给吴三桂娶了一个后妈,这个后妈是明军将领祖大寿的妹妹,所以吴三桂得问祖大寿叫舅舅。

而吴三桂这个人因为打小就经常跟着吴镶奔波,从小就学打仗,年轻那会见过皇太极,皇太极对吴三桂很有兴趣,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我要是得到这个人,天下还能得不到吗?” 不得不说,皇太极的眼光相当高,如果说真的单打独斗的话,吴三桂的军事水平那是相当高,估计也就打不过李定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