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条件40(1 / 2)

多尔衮是一个聪明人,也许他的权谋手段比不过皇太极,可皇太极己经死了。

同时代似乎再也没有人是多尔衮的对手

当两黄旗的旧臣决心拥护皇太极儿子的时候,多尔衮就己经看出来了,如果他不同意立皇太极的儿子而坚持登基的话,血拼是避免不了的,如果血拼事件发生的话,那么自己很有可能就走不出来崇政殿的门口了。

“我同意立皇太极的儿子!”

多尔衮同意了,可是他还有附加条件,福临登基没问题,可是必须要和济尔哈朗一起辅政,等到福临长大之后再将权力还给福临。

这个提议,索尼等人同意了!

济尔哈朗,努尔哈赤的侄子,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是皇太极的堂弟,多尔衮的堂兄,而多尔衮之所以将济尔哈朗拉出来一起辅政,是因为现在活下来的八旗老人们济尔哈朗的资历最老,而唯一比济尔哈朗资历老的代善基本不想再管事了。

这么一来,清朝就有了两个摄政王!

济尔哈朗为右摄政王,多尔衮为左摄政王,清朝是以右为尊的,看起来多尔衮似乎很尊重这位堂兄!

而实际上,还有一个人也是有资格当摄政王,这个人就是福临的哥哥豪格,无论从地位还是军功来说,豪格似乎都不差,当不上皇帝当个摄政王难道不行吗?

自始至终,豪格都没有出来说一句。

看起来豪格那是相当窝囊,而对于豪格来说,那也是真的没办法的事情,因为多尔衮的算盘打的实在是过于精明了一些,在豪格退出大清皇位候选人的那一刻开始,豪格己经没有了支持者。

所谓的崇政殿议政里面,大家解决的只是一个问题,那就是谁来当皇帝?

现在,这个问题己经解决了,所有人站队的方向也都有了,要不就是多尔衮,要不就是不鸟多尔衮,始终坚定不移的跟着福临,而这个时候的豪格完全被孤立了!

而对于这一点,豪格也是非常明白。

而摄政王这个东西,自古以来都是长辈来担任,这中间还差着辈分呢,如果让豪格这个同辈人来当这个摄政王的话,那还不如让福临将皇位首接让给豪格得了。

不过最近几年,又有人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认为第一个提议立福临的人就是济尔哈朗,这是福临进关以后自己说出来的

“济尔哈朗在诸王议立自己为帝时,有首议之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