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稍逊一筹32(1 / 2)

做为清朝历史上的开国皇帝,皇太极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似乎是比康熙和乾隆稍微差一些,刨开知名度不谈的话,皇太极为清朝的建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如果没有皇太极,就没有清朝,也许早在努尔哈赤死后就己经分裂成为了几个部落,更不用说以后的问鼎中原了。

皇太极接手的烂摊子,是真正意义上的烂摊子,是一个烂到不能再烂,甚至要臭了的摊子。

虽然努尔哈赤自从起兵以后基本上百战百胜,可我们也都知道军事上的胜利只不过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来配合政治,而努尔哈赤的残暴性是有目共睹的。

所以那个时期的满族人和汉族人矛盾非常深刻和尖锐,动不动就要来械斗和火拼。

于是乎,一个问题就出现了,火拼和械斗的发生让努尔哈赤选择了用暴力来解决问题,而被暴力解决的人会持续的暴力,然后再用暴力结局,这样下去基本上成为了一个死循环。

在努尔哈赤看来,如何消除贫富差距?

答案很简单,将穷人全部杀死,这个世界上不就没有穷人,更没有贫富差距这一说了。

这种民族政策让努尔哈赤统治地方的汉人非常不满意,这些人甚至于家里都藏着武器,趁着八旗士兵不注意落单的时候,上来就是一下,首接把人打晕,然后再把人干掉,还有的人是热情洋溢的请八旗士兵来自己家里吃饭,趁机在饭里面下毒。

努尔哈赤没有办法,只能下个命令,八旗士兵每次外出必须十个人一起出去。

按照这个标准来说,一个战斗班,按照女真人的性格搞一次小型的扫荡人也足够了,估计女真人也是没少扫荡,导致了很多老百姓投奔了明军,而毛文龙之所以每次都能过来成功偷袭,向导都是主动往上靠。

幸亏是努尔哈赤死的早,要不然后金当时首接就散架了,还有什么后来的清朝。

皇太极接手的时候,之前我们说过了,那就是一个烂摊子,烂到了骨头缝里的东西,首先面对的就是粮食问题,当时的后金处于明朝,蒙古和朝鲜的三方夹击之下,而后金又遭灾了!

没有了粮食,那还打什么仗?

第一要务就是买粮,可问题是没有人愿意买,即便你给的再多,反正我就是不卖你,而后金国内的粮食卖出了毒品的价格,真是一个黑。

之前我们说过,这个粮食价格有多狠呢

一斗粮食卖八两白银,银子在那个时候的购买力还是比较强的,就不说别的,你就拿着现在的白银去一家金店,按照每克的价格卖就会发现这个粮食有多贵了。

都说满洲八旗厉害是吧,这话是没错,可是再厉害的战士都得吃饭,而八旗的个别士兵甚至为了一口吃的,索性投奔了明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