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一毛钱”29(1 / 2)

小学的启蒙老师有几个,娟子印象最深的是支老师。

他是个一团和气的老好人,由于太过和蔼常常被痞学生欺负,但讲课很认真。

在那个没有智能设备的年代里,学校只有一台投影仪,他都会不辞辛苦地给我们天天播放。与其说是投影仪,不如说是带电的放大镜。类似于今天的打印机,反放上半透明的彩色课本插图,一张张手动替换,投影在白布上。教室里没有插孔,就把灯泡取下换成个有插孔的,再接上一截电线连到投影仪,这才艰难地播放了。每次只有几张可看,但大家都很雀跃。

那时大人都骑自行车,老师们也骑那种二八大杠,娟子总觉得他们上路时右腿潇洒地一迈,特别酷,以致于后来家里两个大杠自行车都被弄丢之后还是很怀念骑车的生活。

不知为何,支老师有个外号,叫“一毛钱“,据人们说是某次替学校收什么费因为一毛钱斤斤计较,就有了这个名号。似乎是个一毛不拔的人。

支老师说最近镇里面要举办一个读书演讲比赛,主题是红色之旅。下午的时候在各班筛选学生评选出两位参加比赛。

娟子很想有这个机会,下午的时候大家轮流上台,娟子看见其他同学读稿子头都不抬一下,感觉比赛不应该是这样的。读到停顿处,娟子就环视周围,有时还看一看各位老师,就这样,娟子在一众紧张得不敢抬头的同学中被选拔出来。同样的,还有娟子后面那个学妹,两个人获得了比赛资格。

演讲稿老师早就准备好了,娟子是五年级拿到了《弘扬长征精神,追寻金色理想》,学妹四年级,拿到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娟子看着自己满满当当的两页纸,激动又紧张地一遍遍的读着,一个星期之后娟子已经熟读成诵了。

比赛的前两天,老师问他们准备得怎么样了,念熟了没有,背会了没有。她们两个都很自信地说准备好了。

比赛那天,娟子早早起床,爷爷奶奶还没起,娟子自己泡了一碗麻馓子,吃完就和老师们集合了。大家都是骑着自行车,靠马路边走着。到了镇上的中心小学,娟子有些陌生但并不害怕。比赛场地在学校的多媒体阶梯教室,那个教室真大啊,大得足够装下一个梧桐小学的人了。老师看见黑板上写着”读书演讲比赛”,就和她们说:“尽力就好,没关系,要是不会了就掏出稿子看看再装兜里。”

选手抽号之后,娟子和老师分开了,看见别的选手都如此自信,娟子没感觉到紧张,等候时的座椅太高了,娟子的腿悬着,就时不时地晃着,结果被其他老师提醒:注意坐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