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走亲戚(1 / 2)

大多数时候娟子都是一个人玩的,因为与她同龄的伙伴要么太大,像哥哥他们那样;要么太小,还还在娘胎里没有出生。所以娟子只有和同龄的表亲才有机会玩。正因为如此,很多时候,跟他们比起来娟子显得有些木讷,不善交际。

娟子的姑姑叫刘素清,嫁到了几里外的村子,家族人也多,住得近,也很热闹。姑姑说春天来了,适合在外面活动,让小老表们在这住几个月,娟子很开心,终于有人一起玩儿了。

那个时候家里有一台爷爷做的婴儿车,娟子小时候有时候会坐在里面,冬天衣服厚的时候,卡得牢牢的,妈妈抱出来都比较费劲。就像现在孩子吃饭的宝宝椅,只不过矮些,纯实木的,还安装上了四个轮子,非常稳。哥哥弟弟到来之后,大家就抢着推婴儿车玩,在不太平坦的泥巴地上,轮子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这时候奶奶就要开始喊:“捡平地推,白弄坏轮子了!”。

有的时候他们玩累了,也和娟子一起看姥爷编筐。对于他们来说,最高兴的并不是姥爷的手艺吸引了他们,而是姥爷赶集回来会给他们带好吃的。

有一次爷爷赶集回来买了苹果,一人发了一个,哥哥吃完了自己的苹果,便把娟子的苹果抢走了。突然失去了手中东西的娟子哇哇大哭,引来了家人的目光。大家这才发现,哥哥躲在墙角,一边吃苹果一边偷笑……虽然娟子大多数时候都是受欺负的角色,但有的时候,也会发出雷人的言论——还有一次,爷爷发了麻花,每个人发一个,哥哥边吃边玩,手上还有很多,娟子的很快就吃完了。娟子突然冒出一句:“给哥哥送回家!”大家哄堂大笑。

除了姑姑家的孩子外,娟子也会去姨家和孩子们玩。姨家的房子是在马路边,但是要经过曲折的小桥走过去,娟子觉得姨家有点不太一样——有种被掩映在竹林中的山水田园之感。白日里的红墙黑瓦、邻里喧哗,夜晚长长的鸡啼。那种渺远的鸡啼,仿佛穿越了时空,在许多次娟子的梦里,凌晨时分的半梦半醒之间,悠远而又绵长。以至于多年以后,每当午睡时,偶尔还会听见类似的鸡啼,仿佛回到了童年。

表姐他们非常热情,每次总是慷慨地拿出好吃的来给娟子,一直到长大后都是如此。但是表姐叫妈妈总是叫“阿姨”,而不是“俺姨”,这让娟子觉得她有些“时髦”和陌生。

不过娟子最喜欢、去得最多的还是舅舅家。那时候,姥姥已经进入了她的垂暮之年,偶尔才会来娟子家小住。她年事已高,背已经佝偻,只有那双眼睛还炯炯有神,每每泛着慈祥的目光。

舅舅家住得很隐蔽,隐蔽到陌生人甚至不问路根本找不到。舅舅家住在最里面一个巷子里,这里的房子都是对门而建,路是泥巴地,墙也是泥巴和麦糠做的,一到下雨天,半面墙壁都是湿的,人们只好在墙根处铺上几层砖里防止雨水侵蚀过度。

舅舅家很大,大门朝东,右手边是厨房,左手边是一个卧室。进去是一个很大的院子,直到走向正房,少说得有四间吧,门朝南。院子里靠西墙还有几颗梨树,有一棵巨大的枣树,据说叫“蚂蚁枣”,非常甜。多年以后娟子尝了尝,并没有想象都那么好吃,梨确实是很甜的。

舅舅虽然很凶,对待孩子却是和蔼的。妗子虽然长得很排赏,却是大老粗一个,没什么见识,倒是热情好客。老表们都比娟子大,只有在他们这里,娟子才体验一把被哥哥们保护的感觉,虽然和哥哥们玩的时候很少。娟子真想有个哥哥啊!

妈妈问娟子:“你想不想要个小弟弟?”娟子很开心,好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