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串烤鱼引发的惨案(1 / 2)

二人沿着山道向上攀行,一路无话。

余不染生长于北地雪原,曾以为尘世间的山脉,都是像落白山那样,绵延起伏,终年覆着坚冰与风雪。

亲身踏足草木茂盛的苍翠青山,才发现别有一番风景。

一路行来,高十余丈的参天古树比比皆是,厚重树冠将阳光剪成碎片,依附树荫下的花草们繁茂锦簇,可惜余不染大都认不出它们的名字。

此等景象,看得多了,他忽然生出一种奇特的感觉。

每株古树,都像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小世界。

还未等他仔细去想,就在这时,转过拐角,一阵湿气迎面而来。

仿佛无意中破开一层屏障,水声响于耳畔,眼前豁然开朗。

幽径的尽头,是一汪潭水。

潭水的上方,是一道瀑布。

瀑布两侧各立有一座石碑,古朴厚重,字迹模糊,隐约可见“谈笑”“往来”的字样。

“这里便是陋室宗的山门。”

故地重游,风景依旧,苟行之的声音很平静,但还是能听出一些莫名的感慨。

很多年前,他也如今日一般,懵懵懂懂,跟着师父攀登石径,破开禁制,来到陋室宗山门前。

那时的少年,现在成了一介中年道人,但尘世总有新的少年。

余不染来到潭水前,低头看去。

水面异常平静,光线幽暗,映照出少年那张同样平静甚至有些木讷的脸。

他皱起眉头,有些不解。

按说有流瀑冲击潭水,水面不该如此平静,为何连丝毫涟漪都不曾见到。

就像一滩死水。

他看向远处,视线尽头,一片黑暗,宛若深渊,仿佛一切光线都被吞噬。

就在余不染看得有些入神的时候,他的肩膀突然被按住,眼前光影交错。

只是须臾眨眼的功夫,仿佛空间错位。

随后光线一亮,余不染下意识微眯眼睛。

刺眼灼烈的阳光倾落而下,二人竟突然来到一片山谷之中。

“潭中有没有看到一条龙?”

苟行之将手慢慢收回衣袖,看向余不染,微微笑道。

场景陡然一变,然而仔细看去,眼前之景,与刚才曲径通幽之所在,竟别无二致。

不同的是,此刻日光明媚,那道瀑布如白练腾空,倾泻而下,激起浪花阵阵。

余不染缓缓摇头,他刚才除了一片漆黑,什么都没看到。

他大概猜到,二人现在已入陋室宗中。

几乎如同镜像的场景,仅仅光影不同,看上去却宛若两个世界。

“这是陋室宗流传了很多代的逸闻,据说千年前,那位参天境祖师爷,曾于潭中豢养了一条龙,镇守山门。”

苟行之笑吟吟道:“不过话又说回来,陋室宗三百年前,才迁址青川峰上,宗门搬家,锅碗瓢盆好收拾,洞天福地易开辟,那幽潭里的龙是怎么迁居出来的,却无人知道,也无人见过。”

眼前潭水清冽,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与刚才那曲径幽潭,天差地别。

余不染沉默了很久,想了想,问道:

“所以,这潭水与瀑布,与刚才山门前所见之景,并非一物,对吗?”

“对,也不对。”

苟行之解释道:“陋室宗位于青山之上,居于洞天福地之中,即依托山岳开辟而成的一方小世界,它是尘世青川峰的投影,却另有一番构造。”

余不染有些似懂非懂。

苟行之示意他抬头仰望。

头顶之上,似乎依然是那片青天。

然而仔细看去,却有种说不出的别扭之感。

“这是虚假的青天。”

苟行之笑道:“不觉得当下阳光过于灿烂?”

确实如此,青天在上,泽被尘世,普照花草树木百族。

然而内陆虽比边疆日照充足,却也难以见到此刻过于明媚的时景。

青天向来无情吝啬,寒冬里方知暖阳珍贵,北地贫苦,自是深有体会。

余不染望着波光粼粼的潭水,有些出神。

不远处岸边绿荫下,一块青石上,斜插着一根竹竿,竿头悬挂着一条细线,没入水中。

他现在还认不出那是什么,有些好奇。

瀑布急速垂落,激起白浪朵朵。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突然从瀑布下一跃而出,大笑道:

“哈哈,可算让我逮到了!”

那人双手各抓着一条鱼,一脸得意。

是个和余不染年岁相仿的少年,眉眼飞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