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高平之战(2 / 2)

柴荣也惊出一身冷汗,后悔刚才太冲动了。不好意思,我也是第一次带兵打仗,没有经验。这次不算,能不能重新来过?

你说什么笑话?以为打仗是下象棋,还可以悔棋吗?为了让你们上当,我把演技发挥的淋漓尽致,很容易吗?看着手足无措的后周军,刘崇露出了冷酷的笑容。后周军误入口袋阵,中了埋伏,此战十拿九稳,毫无悬念。他自领中军,猛将张元徽居东,辽将杨衮居西。这个口袋阵天衣无缝,足以把后周军一网打尽。

后周军虽然人少,但是气势磅礴,绝对不可以轻敌。

刘崇信心十足,不理会杨衮的劝告。柴荣不懂兵法,就是个愣头青,今天就要送他去见郭威,让他们父子在地下团聚。你如果不想帮忙,就请站远些,免得误伤了你。

老板,现在怎么办?后周军看着柴荣,希望他能拿出反败为胜的办法。

还能怎么办?除了背水一战,没有别的办法了。

忽然狂风大作,一阵北风呼啸而来。三月里的北风依然冰冷刺骨,人们都起了鸡皮疙瘩。霎时之间,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后周军顿时睁不开眼睛。北汉军背对着北风,不但占据地利优势,而且拥有天时的优势。如果顺风而下,必定势如破竹,砍瓜切菜一般大杀四方。

后周军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但北汉军竟然没有发起进攻。就在后周军庆幸敌人没有落井下石的时候,风向竟然变了,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刮的北汉军东倒西歪,刘崇却在这时下达了出击的命令。

是不是非常惊喜,是不是非常意外?刘崇不愧是身经百战,深得兵法精髓的人物,刮北风的时候按兵不动,害的后周军提心吊胆,白白害怕了一场。等到刮南风的时候,却逆风而上。这就是兵无常法,不但后周军捉摸不透,自己人也摸不着头脑。

北汉第一猛将张元徽带领三千军马逆风而上,不费吹灰之力就分割了后周军。身为三军总司令的樊爱能和副司令何徽这个时候不是想办法扭转乾坤,而是选择了逃跑。在他们心中,柴荣初出茅庐,怎么会是刘崇这位沙场老将的对手。再说打工人领份工资,没有必要为老板卖命。他们带领上万侍卫亲军,逃得比兔子还快,一溜烟似得脱离了战场,剩下的一千多亲军陷入了北汉军的包围圈。

万岁!万岁!身陷包围的一千多后周军发出最强有力的呐喊。听到山呼万岁,柴荣顿时血脉喷张,激动的热泪盈眶。这一千多军人在危难时刻居然还牵挂着我,投桃报李,我也不会放弃你们,我要救你们出来。但是看清他们对着山坡上的刘崇膜拜,口称万岁,终于恍然大悟。原来他们不是在呼喊自己,而是投降了刘崇。

我还没有死,侍卫亲军就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这些没有节操的叛徒,我是不会放过你们的。

但是英雄不会孤单,他的身边还有李重进的军马和张永德的殿前军。当即也把自己的部队分成三路,自领中军,李重进居右,张永德居左。

混战之中,北汉第一猛将张元徽不幸马失前蹄,死在了战场上。不但军心大乱,而且刘崇也心如刀绞。我的第一猛将,我的制胜法宝,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呢?痛失爱将,感觉天都要塌了。

一个张元徽不能左右战局,敌人仍有十成胜算,因为杨衮的辽军一直按兵不动。辽国骑兵骁勇善战,来去如风,世人闻风丧胆。这个时候,如果全部压上,后周军很快就会全军覆没。杨衮刚才好心好意提醒,结果被刘崇怼了回去,心中肯定极其不爽。这是你们两家的事,我只是来帮忙的,既然不需要我出手,我看热闹就是。

柴荣注视着刘崇的一举一动,眼里几乎要喷出火焰。刘崇,你欺人太甚,我跟你拼了!

看不到希望的柴荣决定和刘崇同归于尽,于是带领少量军马径直冲向山坡。他这一刻抱着必死的决心,心中充满了悲愤。没有威望,因此文官敢于顶撞,武将敢于背叛。孤家寡人,天子做的好生憋屈。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既然败局已订,投降是绝不可能的。就算是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至少要拉上刘崇做垫背。

柴荣宛如一支蓄满无穷力量的利刃,刺向前方。原本稳操胜券的刘崇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竟然退却了。难道被柴荣视死如归的气势吓尿裤子了,不敢单挑?

他这一退,北汉军也跟着退却,顿时阵形大乱。刘崇这时方才惊醒过来,明明把握着战场的主动权,闭着眼睛都能获胜,为什么要退?挥舞战旗,声嘶力竭,命令部队反击。但是北汉军已经丧失了斗志,无法重整旗鼓。刘崇见大势已去,无法挽回,虽然追悔莫及,也只得跟着大部队一起撤退。

刘崇明明手握一手好牌,却打得稀巴烂。杨衮这个旁观者看得莫名其妙,点了个大大的赞。手里有两个王四个二,还有一副同花顺,竟然打输了。你这智商简直不是地球人,佩服,佩服!没有想帮刘崇这个大侄子的意思,也带领辽军脱离了战场。

刘崇见杨衮义无反顾而去,走得那样潇洒,不带走一片云彩,大骂他背信弃义。杨衮,你这个混蛋,见死不救,不得好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