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柴荣即位(2 / 2)

知道只要下拜,就君臣有别了,因此紧咬牙关,站得四平八稳,如同一座铁塔一般。你要我拜,我偏偏不拜,你这病老头还能把我双腿打断不成?在他看来,只要不拜,那么就还有希望反败为胜。

但是在郭威一再压迫之下,李重进最终还是弯下了高贵的膝盖,向柴荣下拜。这一拜之后,就再也不是兄弟,而是君臣了。此时此刻,李重进心中一定在滴血。舅舅,你怎么把皇位传给柴荣,我不服啊。不管服不服,这件事终究成了定局。

显德元年正月(公元954年2月22日),五十一岁的郭威,病逝于滋德殿,谥号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庙号太祖。弥留之际,一再告诫柴荣,务必薄葬,不要铺张浪费。柴荣于灵前即位,成为第二任皇帝。

柴荣一下子感觉责任重大,从前为晋王时,只管理开封府,现在整个国家都是自己的了,官员要发工资,老百姓要吃饭,方方面面,里里外外,都要操心。他打起精神,日理万机,任何事都亲力亲为。虽然每天忙得屁股冒烟,但是一点也不觉得疲惫。毕竟还很年轻,只有三十三岁,精力充沛。就算每天晚上加班,第二天也能准时起床。

刘崇每天都站在太原城楼上,拿着望远镜偷窥中原的一举一动。当他得知郭威晏驾,柴荣即位,不禁喜出望外。王峻早就挂了,郭威也走了,后周再也没有能打的人了。柴荣这小子,乳臭未干,默默无闻,何足道哉!刘承祐、刘赟,给你一报仇雪恨的机会来了,我要为你们夺回中原,你们睁大眼睛看好了,给我加油,给我点赞吧。

刘崇欺负柴荣年轻,决意再次南侵,于是又向辽国借兵。辽国上次损兵折将,赔了个底朝天,也想连本带利一把赢回来,很爽快就答应借兵了。

辽将杨衮率领一万骑兵、五万部族军,号称十万军马,如期而至。刘崇率领三万北汉军,以猛将张元徽为前锋,再次发动南侵。不出所料,很快又遇上了老对手李筠。

我爸爸刚死,你就打上门来,简直欺人太甚。军情紧急,柴荣立刻召开会议,与文武百官商议对策。

王峻在哪里?先帝在哪里?快把他们找来,打败侵略者。面对比上次来势更加胸猛的辽汉联军,群臣惊慌失措,六神无主。

这一刻,柴荣终于看清了这些养尊处优高官们的本来面目。平日里一个个衣冠楚楚,侃侃而谈,那样的风度翩翩。遇上大事就全都露馅了,有的面露怯色,有的东扯西拉,就是没有一个人出正经主意。

唉,看来自己的事,还是要自己解决,别人是指望不上的。柴荣展现出英武果敢的性格,不求天不求地不求人。我要御驾亲征,亲自带领人马攻破北汉。让刘崇那个老家伙看看,我绝对不是好欺负的。

这句宣言有如石破天惊,众大臣无不惊讶愕然。

冯道站了出来,慢条斯理说道。刘崇并不十分强大,先帝活着的时候,他就老吃败仗。这次辽汉联军的兵力虽然比上次更多,而且更加凶猛,不过捞点便宜就会退兵的。你是天子,应该坐镇东京。不应该像个冲动的黑社会,动不动就拿着大刀砍砍杀杀。调兵遣将,把敌人赶回去就够了。至于攻破北汉一说,我们就当是句玩笑,不会当真。

这句话虽然有些道理,但是柴荣听来却觉得有些刺耳。什么叫攻破北汉是个笑话?我这么一本正经,像在说相声搞笑吗?

想想唐太宗李世民,他建功立业,哪一次不是亲自披挂上阵,冲锋陷阵,激励士气,我又怎么在大敌当前的时候忍辱偷生呢?

听到柴荣自比李世民,冯道顿生鄙夷之情。李世民英明神武,雄才大略,连伟人都赞不绝口,是是响当当的高富帅。再看看你那个挫样,惨不忍睹,简直就是穷挫矮的典型代表。也不照照镜子,给李世民提鞋都不配。哈哈,老板啊,只怕你学不来李世民。不要胡思乱想,还是安安心心待在皇宫这个安乐窝里吧。

柴荣见他一再顶撞,摆明就是存心的,顿时怒火中烧。辽汉联军虽然人多势众,可是各怀鬼胎。气焰虽然嚣张,却是乌合之众。我要像泰山压顶一样,压死他们。

冯道当他是在吹牛说大话,更加瞧不起。老板,你太言过其实了,你充其量是块门板,压死蚂蚁臭虫都费劲,当得了泰山吗?

柴荣被他当众掀翻在地,顿时没有了半点脾气,不仅如此,心灵还受到了无数点伤害。原来虽然坐上了龙椅,但是在群臣眼里,却是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无是处的富二代。

天雄军在澶州闹兵变的时候,他在邺都。王峻大败辽汉联军的时候,他在澶州。想去攻打慕容彦超,却被王峻压了下去。在澶州坐了二三年冷板凳,还被王峻压得抬不起头。甚至只有趁王峻在沧州赈灾,才偷偷摸摸回一趟京师。做晋王的时间也非常短,四舍五入,才勉强凑足一年。至始至终,根本就没有一件拿得出手的功绩。

没有威望,没有功绩,没有资历,人人都轻视小看,柴荣觉得自己十分孤独。但是他没有一蹶不振,反而抖擞精神。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当之无愧的一代雄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