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光景6(1 / 2)

明明新闻报纸都在传说,今年是拉尼娜年份,但中原地带这个夏天的太阳,也实在好的不像话。

高温预警已经变成最高的红色了,最可怕的,未来几天并没有降雨的预报。

听说河南有地方都开始求雨了。

种地的百姓真不易呀。

身为农民出身的我,听到同事谈论河南求雨的事情,深有体会农民的不易与无奈。

每年的开春,农民都盼望着风调雨顺,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在秋天有个好收成。如果说种地是一种投资行为,那这场投资比任何投资风险都高,而回报却并不成比。

他的投资高,是因为干扰因素太多太多:土地贫瘠,种子化肥质量不行,病虫害流行……而最主要的,还是天气。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东北雪来得早了些,导致豆子还没收,都捂在了地里。辛苦了一年,却颗粒无收,再加上交公粮的压力,父母和乡亲们不得不拿着镰刀,趟着雪在地里割豆子。

下雪不冷化雪冷,割豆子时一边划拉着半融化的雪水,一边抢收一根根干枯的豆杆。纵然忍受着刺骨的寒冷,使出全身的力气,行进的速度依然只有未下雪前的三成而已。

机械在大雪面前也无用武之地,雪化了又冻,如若不在一天内割完,第二天就只能割冰溜子了。

即便抢收回来的豆子,运回家也是麻烦,因为带着雨雪,根本不能立即在场院里脱粒晾晒。只能等摊开了豆杆,等,等天气回暖。

好在大雪过后,天气真的又恢复了正常,连着五六天的大晴天。父母和乡亲急忙将晾好的豆杆拉到场院脱粒,简单晾晒几日便交到粮库。

但也不是每家每户都那么幸运,听母亲说,有一户年轻的小夫妻,为了博一个致富的门路,在连队承包了两晌来地,结果因为这一场雪,全捂在里面了。

雪水一化,豆子都泡囊了,根本没法收,收了也没人要。

因为借了很多钱,根本无法偿还,最终两人选择了极端的方式,双双喝了农药。虽然发现的早,抢救回来了,但两个人更加痛苦,因为这一次抢救又添了新的饥荒,整日得以泪洗面,看着很是可怜。

所以当听到同事说农民求雨的事情,真心理解。并不是因为农民知识储备不足、愚昧无知,他们种了数十年的土地,怎能不知道旱了用河水浇地,涝了开沟放水的道理。但现在这些办法真的失灵了,那么,还得看天。 所谓求雨,实在是无奈之举,他们或许明知道这样做也是徒劳,但这样做起码可以遣散心里的烦躁,让焦虑有个输出的门路,这何尝又不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