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该做何解?18(1 / 2)

“山丘外,大鸟展翅,护国安邦,举宋无双!”

临安城的钱湖门外,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闹市之中,一群孩童正在嬉笑打闹着,嘴上却不停的在吟诵着这句童谣。

而不远处的另一帮正在玩耍的孩童,口中竟然也念着同样内容的童谣。

童谣的内容似乎意有所指,好像在喻示着什么一般。

历朝历代对于命运和天机的神秘都有着疯狂的崇拜。

童谣本作为一种载体,融合了字词的技巧,通过隐喻和比喻的手法来传递。

使得大众在听读童谣时能够感受到更为深层的寓意。

更为恐怖的是,童谣通过口口相传,能够快速的传递,从而达到某种目的。

童谣的内容有的预示王朝更替的内容,有的宣扬某种论调,无论是什么内容都包含着特有的目的。

如东汉末年时期的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便是用了拆字之法。

千里草,合起来是董字。

十日卜,合起来是卓字,连起来就是董卓。

何青青,意思是,为什么那么青啊?

是感叹董卓为什么那么得志。

不得生,就是将要死的意思。

这句童谣最终想要表达的便是董卓人之将死。

选德殿内,赵构正听着提举皇城司钱愐恭恭敬敬的汇总的政事军情要务。

皇城司的职能类似于后世大明的锦衣卫。

既要充当皇帝的贴身护卫,还要负责宫禁的安全和大内的治安。

然而皇城司并不仅仅于此,同时还被赋予了查探、缉捕、入狱等等一系列核心职能。

并且还需要监控各地地方官和在朝的京官,以及整个京城的政治风向。

提举皇城司本就是皇城司的最高长官,钱愐是仁宗皇帝长公主的庶子,自然辈分比赵构要高上不少。

正是这样的外戚身份,才使得如此重要的职位落入他的手中。

可见皇城司不仅直接听命于官家,职责范围也是非常关键。

对于皇帝而言,各地民情如何,金军动向如何,朝堂情势如何,这些都要一一掌握。

而如何掌握,这一切都需要皇城司来完成。

“建国公最近几日有何动向?”

自从赵瑗逼宫求情和借太祖托梦两次向自己求情之后,赵构对于如何处置岳飞以及如何处理议和更加犹豫不决。

对于他而言,只要议和这个结果。

至于怎么议和,则要看付出代价的大小。

之前听从金国的议和要求,杀岳飞而换议和,似乎已经基本确定。

可半路上杀出了个赵瑗来,将既定的事实搅乱。

更为让他吃惊的是,不单单赵瑗自己的奔走相告,就连自己身边最为亲近的吴贵妃和德高望重的大宗正都来为岳飞求情。

这一切,似乎已经让自己感觉动摇了当初的决定。

“回官家话,国公爷这几日除了去资善堂读书之外,并无太多动向。只是……”

原来钱愐在赵构的授意之下,一直派人暗中观察赵瑗的一举一动。

毕竟赵瑗的这些举动太过于一反常态,且一环扣着一环,让赵构原本就多疑的性格更加疑虑。

“只是什么?”

“只是内侍太监李裕文休沐出宫了一趟,东三班指挥使王顺也似乎与国公爷极为亲近。”

对于皇城司而言,不单单只会监视当事人,就连身边最密切的人同样会严加监控。

因为这涉及到赵瑗的私隐,所以钱愐自然也会有些顾忌。

对方虽然只是皇养子,但指不定哪天就有可能登上皇位,拿捏不好一旦得罪将来必定没有什么好结果。

“哦……想不到瑗儿竟有如此御下之术。”

赵构不由得惊讶起来,自己派过去侍卫赵瑗的禁军指挥,竟然在一两日之内就如此亲近,这让他确实没有想到。

钱愐的这一番话让赵构对于自己的这个皇养子有些刮目相看。 年纪轻轻,言谈举止和格局意境都远超同龄人,甚至一些看法认知都高于许多朝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