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文学擂台赛(二)29(2 / 2)

云和山长摸了摸胡须,继续娓娓道来:“敏捷的反应能力,是一种对自我的较高要求。它能帮助你在各个场合中迅速、准确地做出反应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是以接下来则是考核在场各位参赛者的思想反应能力。下面就由老夫出上句,在场的参赛者举手抢答接下句,共计六题,回答正确多者,则为获取胜利。”

第一题:“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陈景诚:“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第二题:“浪花有意千重雪……”

陈景诚:“桃李无主一队春。”

第三题:“游环胁驱,阴靷(yin)鋈(wu)续……”

陈景诚:“文茵畅毂(gu),驾我骐馵(zhu)。”

三道题都是云和山长念完上句,陈景诚不假思索就举手抢答了下句。一瞬间,台上、台下无一不感叹陈景诚才气过人、超群绝伦。

此时,台上的谢明怀,僵直了身体,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忐忑不安的心扑通扑通猛跳,与先前意气风发的模样截然相反。

而陈景诚的目光则是转向主台上的冯蓁蓁,似玉般的光华,温柔绽开在他清俊的眸里。冯蓁蓁对上陈景诚的目光,随即回应了一个甜甜的微笑。

第四题:“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唱之而必和,谋之而必从……”

陈景诚又是以碾压的方式,脱口而出:“道德玄同,曲折合符,得失不能疑其志,谗构不能离其交,然后得成功也。”

谢明怀此时反而有些如释重负,收了收自己的思绪,维持表面的镇静对陈景诚拱手道:“是在下输了,在下输得心服口服!”

陈景诚拱手回道:“多谢承让。”

随着铜锣再次响起,寓意比试又要马上开始,只是台下一片寂静无声。陈景诚的一番比试下来充分展现了他的才华,谢明怀好歹也是清风书院有名的才子,可陈景诚照样没给对方喘口气的机会,是以此时已没有人敢轻易上台比试。

过了半炷香后台下依旧没有文人、学子起身上台比试,于是冯乐尧便起身走上擂台。不久之后,云和山长的声音又响起:“接下来由青浙县县令学院的学子冯乐尧向同是青浙县县令学院的学子陈景诚发起挑战。”

云和山长的话一出,台下又是一阵议论,就连主台上各书院的院长也纷纷向青浙县县令学院的院长道喜。而县令学院的院长表面装作恭敬拱手回礼,心底却笑得如朗月清风。

就连冯乐允也向冯蓁蓁打趣道:“小妹,可认为谁是最后的赢家?”

冯蓁蓁朝冯乐允瞪了一眼后,又朝擂台看去……

见小妹不理会,冯乐允也随之看向擂台,只不过心里暗忖道:不管最后是谁胜出,今日之后他们冯家在陵州的地位定会有所提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