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文学擂台赛(三)30(1 / 2)

云和山长朝擂台上的两位参赛者淡淡一笑道:“接下来,就以算术作为考题,待老夫出完题,场上的参赛者在半炷香内把答案写在纸上,共计三题,回答正确多者则胜。”

冯乐尧和陈景诚拱手合道:“山长,请赐教。”

冯乐尧因常年与人探讨文学,熟悉他的人都知晓他才华横溢,在陵州文人学子的圈子内也小有名气。然而陈景诚虽名气上不如冯乐尧,但通过今天的比试,众人也知道了他的才华绝对不低。是以台下的文人学子们,尤其是了解他俩的青浙县县令学院的学子们也想知道他俩到底谁比较能耐。

就在大家议论是谁比较能耐时,云和山长大声朗道:“第一题,因灾荒不断,百姓颗粒无收。是以有位大善人购买了一百个大馒头打算免费赠与一百人,大人三个便无争,小孩三人分一个,试问大人、小孩合计各几人?

片刻,冯乐尧与陈景诚几乎是同时落笔写下了大人是二十五人,小孩是七十五人。

不到三分之一的时间就提交了答案,云和山长看着两人的答案神色一怔,对着台上二人说道:“回答正确。”说完并把二人的答案展示给台下的众人看。

台下的文人学子一片哗然,他俩真的就这么快算完了?

紧接着云和山长就大声说出第二题,今有三女,长女五日一归,中女四日一归,少女三日一归。问三女何日相会?

冯乐尧与陈景诚对视一笑,便各自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答案--至少间隔六十日才能再相会。这次的用时更短,短到令云和山长和各位院长以及知府都感到诧异。如果第一题是巧合,许是在哪里有听说过,那两道也会是巧合吗?而且还是同时两人……

虽是心有疑惑,但云和山长还是道出了两人回答正确。

片刻,云和山长摸了摸本就不长的胡子,略为严肃地说道:“第三题,今有一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并郑重地要求二人写下此题的解法。

不到半炷香的时间,二人便各自写下了答案为二十三以及解法。

然而,这次云和山长可以肯定绝对不是巧合,这两人在算术上的造诣很高,心中对冯、陈二人也是越来越满意。于是云和山长一脸欣慰地看着冯乐尧和陈景诚说道:“回答正确。”

过后他便扬起下巴,欣然而有喜色地宣布道:“第一轮,台上的两位学子旗鼓相当,打成平手,希望两位接下来能再接再厉。

云和山长的话又是激起了一阵哗然,令谁也没有想到二人会是打成平手。

早春三月,惊蛰吉日,万物复苏,万事可期。如今已是三月中旬,既是如此,那台上的两位便现场说道出含有“三月”二字的古诗词,以半炷香的时辰,多者则为胜。云和山长一字一顿地说道。

陈景诚向冯乐尧拱手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冯乐尧对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陈景诚接道:“江城烽火连三月。不堪对酒长亭别。”

冯乐尧对道:“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陈景诚接道:“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冯乐尧对道:“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陈景诚接道:“柳营唯有军中戏,不似江南三月时。”

冯乐尧对道:“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陈景诚接道:“三月无青草,千家尽白榆。”

冯乐尧对道:“乱兵杀儿将女去,二月三月花冥冥。”

陈景诚接道:“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