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动工26(2 / 2)

“还有这腌制的菜,我暂时要的不多,就按五文钱一斤。就麻烦王树叔伯今日晚饭前送五斤的腌菜和十斤的菜到陈家。这里是四十文是今日买货的货款,王树叔伯,您数数看。”

“景诚家的,这……”王树吞吞吐吐说着,心中下不了决心,显得忧思重重。

冯蓁蓁见他一脸迟疑的样子,便开口问道:“王树叔伯,有什么问题,不妨直接说出来。”

“景诚家的,这事是叔伯不厚道,原本我们应该一拿到这钱就要先还钱给你们陈家的,只是叔伯家最近实在难以为继,就厚着脸皮先收下这笔钱财。”他眉头紧皱,低下头,手指紧握,像一副做错事的样子。

冯蓁蓁听了这话,嗓音含笑,细心地安抚道:“王树叔伯,这还钱的事真不急,您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还钱的的事咱们晚点再说。王树叔伯,您要相信只要咱们七里湾的人肯干,这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过的,您也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冯蓁蓁瞥了一眼王艳儿,又继续说道:“我见您闺女这刺绣手艺还不错,我这刚好要订做五十个钱袋子,样式简单,这材料由我提供,工钱就以四文钱一个,如何?”

王树两口子的眼角都湿润起来,他的口唇更是抖动地说道:“行,景诚家的恩情,我们在此谢过,这辈子都记在心里。”

“王树叔伯,不敢当。都是街坊邻居,互助、互济,应该的。”冯蓁蓁如实说道。

见事情谈得差不多了,冯蓁蓁起身说道:“那王树叔伯、春花婶子,还有各位,我先回去了,酉时艳儿妹妹可随王树叔伯一同来陈家找我,我再把钱袋子的样式画给妳,顺便取材料。”

“好的,路上小心。”春花婶子说着就让大伙起身,送冯蓁蓁到门口。

回去的路上露儿还是不解地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蓁姐姐,为何让王家做那么多钱袋子?其实这些露儿也可以很快做好的……

冯蓁蓁叹了一口,同露儿解释王树叔伯家的情况,又说道:“我怎会不知咱们家露儿的手艺,只是能帮一点是一点吧,至于这钱袋子的用处妳不久过后就知道了。”冯蓁蓁突然停下脚步,抬头望去,蔚蓝的天空展现在眼前,空气中流淌着一股清新的气息,让人觉得舒适和宁静。只是这舒适和宁静的背后,有多少人在苦苦煎熬着……目前大康朝整个国库都是空虚状态,若此时发动战争,粮草不足、军饷严重缺乏、抚恤金减少、后勤跟不上,这一切必定会大大减少将士的锐气,后果不禁让冯蓁蓁后背发凉……

看着冯蓁蓁的眉头紧锁,仿佛在考虑千头万绪的事情。露儿不免担心道:“蓁姐姐,没事吧?”

冯蓁蓁微怔,收起了思绪,眉头舒展开来,笑着对露儿说道:“露儿,我没事。稍后妳随我一起回房,准备今日发放的工钱。”

回到房间后,二人都各自忙着。露儿准备着要发放的文钱后,又忙着准备做钱袋子的布料和各类针线,而冯蓁蓁则准备之前答应六皇子的事宜,不知不觉门外的吵杂声响起。二人移步走出门外,见着众人洋溢的笑脸,伴随着爽朗的说笑声,四周充满了欢乐的氛围。

“蓁儿来了,娘见妳在卧房忙着,便没让人去打扰妳。娘还安排他们做事的人各自排队打饭,族长他们稍后就和我们陈家一起吃饭。”陈母看着冯蓁蓁,和声细语道。

冯蓁蓁顾盼间微笑道:“还是娘想得周到。”

“陈婶子、陈家嫂子,让您陈家破费了,这饭菜都赶上过年的饭菜了。”王年林心知七里湾户户家中的日子都不富裕,每样东西都来之不易,便鼓起勇气说道。

冯蓁蓁循声望去,只见他的外貌虽然不够精致,但是他那种淳朴的气质和那双纯净深邃的眼睛,让人感觉到他的内心是极其善良的人。

其他人也是感激不尽地附和道。

“年林侄子,客气了。今日饭菜是我儿媳为了庆祝今日开工特意请两家嫂子准备的,我们陈家虽不能担保每日的饭菜能像今日这样丰盛,但能保证每日都会有肉、管饱。”陈母看了眼被儿媳紧握着自己的手,心有定数,便说出了之前儿媳和她商量时的想法。

紧接着又让族长、族老们以及村长进堂屋吃饭。此刻,喧嚣声和欢乐声淡化了生活中的各种不易。

吃完饭后,冯蓁蓁又让成叔伯和正杰叔留步,说道:“待会各位叔伯和其他人做工完了以后,就会来陈家领工钱,还有两位婶子也会过来领工钱,那么就劳烦成叔伯和正杰叔帮忙把工钱发给各位。并在让他们在这簿子上签字画押,代表他们已从陈家拿走了这笔工钱。”

“行,景诚家的,你信得过叔伯,叔伯也一定给妳办好。”王成承诺道。

“那就劳烦了。”说着冯蓁蓁就把先前准备的文钱当众确认一番后,连同簿子和印朱一起交到成叔伯手中,简单地介绍几句又回房继续先前未完成的事情了。

只见她坐在桌前,一会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的簿子,沉思着各种参考方法、数据以及注意事项,尽可能使计划更周详,一会又奋笔疾书记录在簿子上,希望能让别人也会受感染而愿全力配合做出来。即使是到了做工的人放工来到陈家领工钱,她也未停止手中的事情。她相信成叔伯和正杰叔能办好这点小事。事实也确实如此,大家虽是异常兴奋,可还是有条不紊地排队领工钱。直到王树叔伯带着王艳儿上门来找她,她才停下了手中的笔,拿着事先准备好的东西走出卧房。

“王树叔伯和艳儿妹妹来了。”冯蓁蓁笑着招呼道。

“景诚家的,陈家嫂子好。”

“这是要制作手袋的样式图,艳儿妹妹先看看吧。”其实手袋的样式图极其简单,是冯蓁蓁之前在陈母房间内看到的那片栩栩如生竹子的图案,以及陈父生前墨宝上暑名中的“陈”字,冯蓁蓁便把它们临摹下来当作陈家的一种传承。

“这里是布料和针钱以及一百文订金,待妳做好后,我再付余下的一百文。”

王艳儿有些不知所措,便转身看向自家的爹爹,见爹爹点头这才慢慢地伸出手来,小声说道:“谢谢,陈家嫂子。”

“别客气,有事可以过来找我或露儿姐姐。”冯蓁蓁看着她,柔声说道。

王树父女走后,习惯了一家子热闹吃饭的场景,陈母就带着冯蓁蓁以及露儿和赵氏一家三口坐在新添加了一张新桌子吃饭。简单、温馨,虽不是一家人却胜似一家人。就连赵海诚的儿子赵安也开朗不少,和大家有说有笑。

夜晚,冯蓁蓁睡不着,便在烛火下,又开始接着白日里思绪,记录着详细的计划方案。

而此时的陈景诚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便起身翻出冯蓁蓁写给他的信件,小心翼翼地藏进怀里。半倚在窗前,抬头望向窗外的夜色,只见闲云掩映着一轮皎洁的圆月,银辉倾洒而下,苍茫大地上犹如覆霜盖雪,显得夜色如水,一片朦胧。在这片飘渺的朦胧之中,他仿佛看见她的身影,他愣了愣神,勾唇自嘲地笑了起来,一定是自己执念太深,才会如此的放不下她。

深夜幽静,冯蓁蓁感受到冽冽的寒风才放下手中笔,准备就寝。

良久,“蓁儿,我的蓁儿……”

昏暗的房间里,熟睡的冯蓁蓁此时被一声声微弱的低吟声缠绕着,眉眼间拢着抹不掉的云雾般的忧愁。突然冯蓁蓁一下子睁开眼,怔怔地盯着眼前的帷帐,喃喃地说道:“你是谁?为何会出现在我的梦里?”

似乎感应到冯蓁蓁的状况,陈景诚此时也从睡梦醒来,喃喃道:“娘子……”

夜是那样的“寂静”,此时的二人却静静地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