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孩童34(1 / 2)

陆灵、季风、樊淞、于枫、严佳、刘泽、彭郝、敖波、葛之、邵荷、秦秋、刘广、于佳。

十三名上舍学子时隔一年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小院,相比于枯燥乏味的学舍生活,他们似乎更喜欢这间自由自在的小院,喜欢康伯、厨娘和这里的美食。

对于将他们从地狱带上天堂的刘病已,十三人除了感激还是感激,同样,他们其实并不是太理解恩人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都知道,这辈子不可能偿还掉恩人的恩情,那么唯有以死报之。

毫不夸张的说,不管前面是刀山还是火海,只要刘病已发话,他们就敢眉头都不皱一下踏上刀山冲向火海,甚至哪怕恩人让他们去刺杀皇帝,他们都不会有一丝的犹豫。

命是恩人给的,那么拿命来还本身就是应有之意,别怀疑,这个年头的人就是这么淳朴,还认死理。

刘病已脸上挂着会心笑意,目光一一从十三个孩童脸上扫过,这些孩童都是他从街上捡回来或者从他们父母手里买回来的,知道自己姓什么的,就以姓起名,比如陆灵,知道自己姓陆,名字叫大丫,实在难听,于是刘病已起名单字灵。

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只知晓自己江湖人称二蛋,狗子的诸如刘泽,刘病已便以刘为姓起名。

十三孩童中间陆灵、邵荷、于佳三位是女孩,七八岁的年纪就出落的水灵无比,一看就是一等的美人胚子,长大了没准就是祸国殃民的妖姬。

所以这样的女孩不存在被遗弃,只会被狠心的父母卖掉,而且去向多数是青楼。

这时代的青楼远没有后世宋明时期那么发达,历史上也没有留下令人虎躯一震的名妓事迹,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汉崇尚武力,读书人腰间都会悬上一柄宝剑,别管会不会使,至少要给外界留下一个文武双全的伟岸形象。

等到人文盛世大宋走上历史舞台,青楼才会真正做到盛况空前,那些想要搏眼球提名声的所谓才子,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在青楼流连忘返,还指望能凭借风月之地,扬名万里。

最牛叉的人物当属柳永柳三变,传说中柳三变挂掉之后,汴梁青楼全部歇业,数不清的妓子参与送葬,哭的那叫一个肝肠寸断。

至于柳永之后与妓子们传出爱情神话的诸如明末复社四公子跟人家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存在。

没有风花雪月,没有诗词风流,没有才子们编纂一个个风月韵事,汉代的青楼业能发达才怪,甚至说青楼都感觉是在贬低,更准确的说法应该叫勾栏暗肆才对。

但有终究是有,只要男人的秉性尚存,这玩意就不会绝迹,别管是勾栏、青楼还是后世的会所、夜总会,都不可能真正销声匿迹。

三个聪慧、灵动的小丫头因为刘病已的出现,最终没有流落到勾栏,也没有被大户人家买去,养上几年成为妾室或者玩物。

看着三个小丫头炽烈的眼神,刘病已只是觉得好笑,所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贫苦之门的孩童大多早慧,不是想是被逼的。

十二三岁就嫁做人妇在如今才是常态,所以对三女而言,她们已经不小了,当然该大的地方还是很小……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类的说法在刘病已眼里纯粹就是鬼扯,在很多行业,女子要比男子具备更多的优势,至少大老爷们没她们心细。 比如护理,你让一个大男人去伺候伤兵换药,端屎端尿试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