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种实调制112(1 / 2)

种实调制</p>

种实调制:种实采集后,为了获得纯净而质优的种实并使其达到适于贮藏或播种的程度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处理措施。换言之“为种子褪去华丽的外衣,使其旧貌换新颜。”</p>

(一)球果类种实调制</p>

1、自然干燥脱粒</p>

阳光暴晒,使球果干燥开裂,种子脱出。</p>

2、人工干燥脱粒</p>

在球果干燥室,人工控制温度和通风条件,促进球果干燥,使种子脱出,也可使用球果脱粒机,脱粒种子。</p>

3、去翅</p>

·为了便于贮藏和播种,对于云杉、冷杉、落叶松等带翅的种实,完成脱离工序后,要通过手工揉搓或用去翅机,除去种翅。</p>

(二)干果类种实调制</p>

含水量高的一般不宜暴晒,适宜阴干,含水量低的种子,可直接在太阳下晒干</p>

1、蒴果类种实调制方法</p>

含水量低的蒴果,可直接在阳光下晒干脱粒、净种,种粒小的杨、柳树种应采集后立即放入干燥室进行干燥,经3-5 天,当大多数果实开裂后,可用柳条抽打,使种子脱粒、过筛、精选。</p>

2、荚果类种实调制方法</p>

如刺槐、合欢、紫荆等一般含水量较低,采后的果实经过晾晒、风干,用木棒敲打,种粒即可脱出。对不宜开裂的果荚,如紫藤等可以碾压、砸锤取出种子</p>

3、翅果类种实调制</p>

种子处理不必去翅,干燥后清除杂物即可,其中榆树、杜仲不宜在阳光下晒,应放在通风背阴处阴干。</p>

4、坚果类种实调制</p>

一般含水量较高,如板栗等,在日光下晒,容易失去发芽力,采后要堆放在阴凉处,然后进行粒选,粒选后的种子要放在通风处阴干,经常翻动,堆铺厚度不超过 20-25cm,当种实湿度达到要求时,即可进行贮藏。</p>

(三)肉质果类种实调制</p>

1、种粒细小而果肉较厚的,可将果肉堆积变软后碾压,漂洗既得净种。</p>

2、杏、山桃等除采用堆积变软后水洗的方法外,也可用人工剥离取出种子。</p>

3、桑树等果肉粘稠,必须经水浸、搅拌、漂洗后可得到净种。</p>

少数松柏类具胶质种子,系因假种皮富含胶质,光用水洗不能使种子与假种皮分开,可用木棒捣碎果肉,然后用水冲洗,得到纯净种子或用苔藓加细石与种实一起堆起来,进行搓揉,除去假种皮,再干燥后贮藏</p>

能供食用的肉质果类,如苹果、梨等,可以从果品加工厂取得,该种子应经过45c以下的冷处理,才能供育苗使用。</p>

(四)净种和种粒分级</p>

1、净种</p>

使种子纯净,不含有鳞片、果皮、果柄、空粒、废种子等夹杂物。</p>

方法有:风选、水选、筛选三种。</p>

风选和水选可清除比种子轻的夹杂物,筛选可清除大于种子的夹杂物。</p>

2、种粒分级</p>

第三节 种子的贮藏与运输</p>

一、种子贮藏原理</p>

1、影响种子生活力的内在因素</p>

1)种子的成熟度:未完全成熟的种子,种皮薄,呼吸作用强,不耐贮藏。</p>

2)种子的生理解剖性质:一般含脂肪、蛋白质多的种子寿命长,含淀粉多的种子寿命较短</p>

3)种子含水量:种子含水量高,种子中出现大量的游离水,酶的活性增强,种子呼吸强度大。</p>

种子安全含水量:种子储藏时,维持种子生命力所必需的含水量。</p>

2、影响种子生活力的环境条件</p>

1)温度:温度过高过低都对种子有致命伤害。2)湿度:空气相对湿度越大,种子含水量越高,对种子的寿命影响越大。</p>

3)通气条件:通气在于加强种子堆里气体的交换。(例子:地窖水果苹果、梨储藏发霉现象)4)生物因子:微生物、昆虫、鼠类</p>

二、种子贮藏方法</p>

1、干藏法;</p>

(1)普通干藏法</p>

具体方法:将干燥、纯净的种子装入袋、桶、箱等容器内,放在经过消毒的凉爽、干燥、通风的贮藏室、地窖或者仓库内。一般适宜短期贮藏种子。</p>

(2)低温干藏法:将贮藏室的温度降至0-5c相对湿度维持在50-60 %,种子充分干燥,可使种子寿命保持在1年以上,低温贮藏种子效果良好,一般要有专门的种子储藏室或控温、控湿的种子库</p>

(3)密封干藏法:使种子在贮藏期间与外界空气隔绝,种子不受外界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种子长期保持干燥状态,一般用于需长期贮藏,或因普通干藏和低温干藏易丧失发芽力的种子。一般能较好的控制种子的含水率。</p>

种质资源保存-拓展知识</p>

种质资源:选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又称遗传资源、品种资源或基因资源。</p>

包括:地方品种、栽培品种、稀有种、野生种、育种品系、育种家材料、特殊遗传材料等。</p>

种质资源的重要性:种质资源是植物育种的物质基础;</p>

同时也是进行植物生</p>

物学研究的重要材料。</p>

美国:植物资源大国(光引进60万份)</p>

全球:进行作物种质资源收集并建库保存的单位有700余个,</p>

共保存种质 250万份。</p>

保存方式分两大类:原生境保存和非原生境保存。</p>

原生境保存:在原来的生态环境中就地进行自我繁殖保存。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天然公园来保护野生物种,顽拗型种子多采用此法保存。</p>

非原生境保存:将种子保存于该植物原产地以外的地方。主要方式:种子库:种子保存;</p>

田间种植库:植株保存;</p>

试管苗种质库:细胞组织培养物保存。</p>

种子保存:保存期长,方便高效,易于交换利用等优势,</p>

是目前世界上种质资源保存最主要的形式。</p>

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体系</p>

野外考察搜集材料</p>

各研究机构,种期库</p>

用园种质库</p>

品种资源研究机构 →交换利用 种质资源计 算机数据库</p>

种质引进机构 国家种质交换库</p>

(中期库)</p>

登录编日</p>

国家种质库长期保存</p>

特性记载</p>

↓ 注: →种质材料流动</p>

鉴定评价 →资料信息流动</p>

基础方面 医学方面:</p>

分类演化 农艺性状的</p>

遗传学的 品质的</p>

细胞学的 抗病虫的</p>

生理生化 耐不良环境的</p>

及其他 及其他的</p>

种质资源长期保存技术低温保存:</p>

长期库:-18°c±2c,rh:30~50%.</p>

低温保存:</p>

长期库:-18c±2c,rh:30~50%</p>

种子水分4%~6%;种子生活力可维持50年以上。</p>

中期库:0~10°c,rh:50%以下.</p>

种子水分8%左右,种子生活力可维持10~30年。</p>

低温必须伴随低湿!</p>

国际种质库长期贮存种子是综合了低温、低湿、密闭等多项贮藏技术,有</p>

着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p>

1入库种子必须是经过初步清选鉴定、检测,并列入各作物全国统一编目的作物品种资源;</p> 2入库种子的质量及数量要求也很严格。3质量合格的种子入库前还必须合理包装。4对种子库的档案材料进行科学管理</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