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阴云(2 / 2)

李恪索性埋头专心干饭,不说我还不稀罕听呢。

-----------------

李世民离开杨妃处,漫步走在王府中,眉宇间心事重重。

此次阿爷将他从战场调回长安,独留跟随的四弟李元吉独自领军。

临阵换将本就是兵家大忌,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要削弱他在军中的影响力,抬高阿兄一系,让太子之位坐的更加牢靠。

想当初,为扫平这乱世,父子三人殚精竭虑同心协力。

而如今阿爷坐上了皇位,阿兄成了太子,四弟封了齐王,而他李世民贵为秦王,大唐的天策上将,军中威望无人可及。

可唯独,成了君臣。

自从成了君臣的那一刻起,父子间的关系愈发疏远。

以前能轻易说出的话,现在要字字斟酌,生怕词不达意让人误解。

以前兄弟间可以肆意玩笑耍乐子,到如今谁输了就是没面子,恐遭人耻笑落了势。

大业年间,隋炀帝大兴土木,三次远征高丽搞的民生凋敝,那时家中虽是粗茶淡饭,但只要家人俱在,亦是甘之若饴;

可如今,佳肴无数任尔尽食,琼浆玉液任尔尽饮,唯独没了当初那份亲近。

哪怕他李世民现在就面见他的阿爷,言明自己从无他想,必辅佐阿兄尽心尽力。

换来的也不过是一些勉励,以及,提防和猜忌!

父子三人,终是被各自的身份、利益以及围绕在各自身边的人,各自的目的,裹挟着,渐行渐远。

谁道男儿在世皆率性,终是难逃纷扰催人前。

天空的阴云,此时愈发的浓郁,沉闷与压抑笼罩着院落。

李世民就这么静静的望着,久不发一言,此时的他不想再忧虑着前线战事,朝堂的诡谲,不想再盘算着未来与得失,只想安安静静的这么呆着。

只可惜,天又一次不遂人愿。

“世民,好事,大好事啊。”长孙无忌兴冲冲迈步进了院子,急不可耐的要将最新消息告知与好友。

猛然抬头却见好友下意识转头看来,目光空洞不带有一丝情绪,心下一惊,上前扶住李世民问道:“世民,你怎的了?”

“无妨,方才想了些事,略有失神罢了。”李世民摇摇头回了回神,看向长孙无忌:“何事让你如此欢颜。”

“前方急报,刘黑闼从突厥处借兵复归河北。”长孙无忌盯着李世民,双目似有深意。

“他还敢来?”眉毛轻挑,李世民略微逸出一丝杀气,本就沉闷的院落除了平添压抑更带有一丝肃杀之气。

长孙无忌点头叹道:“突厥虽早已分成两股势力,却依然强盛,此次竟然肯借兵刘黑闼,所谋甚大。河北乃刘黑闼故地,如今他已到定州,必有旧部响应,加之突厥兵锋之盛,河北恐失。”

说着,长孙无忌不由兴奋的拍了拍李世民,振奋之情溢于言表:“齐王如今在山东又被徐圆朗钳制,世民,这是你重掌兵权的机会。”

李世民摇头,略带一丝苦笑道:“恐怕阿爷与吾阿兄,不会让某再次掌兵了。”

“此次齐王把你换了下来,如今独领一军平徐圆朗之乱,以徐圆朗之流早晚必败。”长孙无忌略微沉吟,抬头看向李世民。

“如若领兵平刘黑闼的人也是太子门下,那日后太子于军中的威望也就立住了。所以,这次领兵之人哪怕不是你二郎,也得是我们的人!”

长孙无忌说罢,见李世民面色阴郁,遂凑近低语:“圣人平日善用平衡之术,这次发兵断不会用太子的人,只要二郎不领兵,吾等就还有机会!”

李世民了然,遂与长孙无忌定下,明日将众人召至府内商议。

“二郎,我与你相交多年,知你并不愿与你阿兄相争,可如今圣人摇摆不定,吾一众人等随你走到今日,有些事,吾辈确是没的选!”

说完此话,长孙无忌拜别李世民,他还要回去召集众人明日来秦王府商讨事宜。

穿过庭院,长孙无忌想着刚才留下的话思虑重重。

现如今他们每个人都已没了退路,每个人身后都维系着一家人的荣辱兴衰。

他们就像是被无数人罗织出的一张大网,牢牢束缚于其上,停不得,退不得。

“舅父安好”

一声问候,让长孙无忌回神,只见小小的李恪正站在自己面前行礼问候。

“恪儿,这是欲往何处玩耍呀?”长孙无忌想伸手摸摸李恪的头。

刚欲抬手,想起这小子以前对他做的事,生生又停下了。

“恪儿要去看沈姨娘,沈姨娘说今日给恪儿做了透花糍,午膳恪儿特意留了肚,就等着去吃呢。”李恪起身答话,那小眼神望着沈妃住处,望眼欲穿。

“那速去吧,记得少食一些,勿要闹肚子。”长孙无忌说完,李恪赶忙行礼拜别,一路欢脱的往沈妃住处跑去。

看着李恪小小的背影,长孙无忌的面色慢慢平静下来,回去的步伐愈加坚定。

也许前路渺茫,诸多艰险,可哪怕是为了这个从小就尿了吾几道的臭小子,吾辈也要走下去。

此时节:乌云盖顶惊雷隐,刀剑砺刃伴身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