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风台选址 魏客情深39(1 / 2)

从皇帝的话里,徐光启听出了对方的决心,心里也不再忧虑。

“陛下,臣已经将此消息送给了镜壕的传教士,他们很希望能够来到大明的国度觐见陛下,对于火器购买一事也表示配合。”

朱由检没有露出任何神色,虽然葡萄牙人开始崛起,海外殖民地无数,但仍然无法和大明相比,大明底子很厚,不是几十年就能追上的,一直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后,中华大地才真正的和西方拉开了差距。

所以他此时也觉得对方如此热情是应该的。

“升王尊德为兵部侍郎,此次之事兵部就由他出面,五军都督府再出一人,锦衣卫东厂护送,南下镜壕,命两广大吏李逢节负责交会一事,朕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火器,炮手,火枪,火枪手通通带到京师。”

“是,陛下。”

“科学院地址选在何处,若没寻到,朕给你指一个。”

徐光启听了这话抬起头看向皇帝,拱手行礼,“还请陛下明示。”

朱由检知道徐光启的意思,对方在京师呆了这么多年,混迹于朝堂之上也能全身而退,他不是不知道选哪里,而是不知道自己要选哪里?不愧是肱骨老臣。

“徐爱卿觉得风台如何。”

徐光启听了这个名字一开始还有些没听明白,还在想着城内在城内哪里。

“不在城内。”

听了这话的徐光启有些惊讶,立马站了起来,“陛下,风台在城外。”

朱由检点了点头,他明白对方的不理解,因为自明朝中后期,草原诸部每次进犯中原都会到京师周围劫掠,京营毫无战力,只能闭城不出,最有名的就是嘉靖年间京师关闭城门,看着那些草原人在城外肆意掳掠,只有赵贞吉与沈涟上奏激励将士,奋勇杀敌,哪怕到现在这种事情也常常发生。

所以徐光启担心若是建在城外,敌人进犯该如何。

“是城外的风台村,朕知道爱卿担心什么,但这种事情不能一直发生,最起码从朕开始,不会再有草原诸部深入京师周边劫掠。”

徐光启不知道该不该信他,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到,但他明白这件事已经有了答案,陛下之决心不可动摇。

“臣遵命。”

“嗯,既然决定了地点,那下面就要开始修建了,确定好科学院的科目,然后做好规划,朕会让工部负责修建。”

徐光启也点头称是,陛下已经给了大方向,自己再做不好岂不是有负皇恩。

“徐爱卿,你以后就是科学院副院长了,一定要抓紧这件事,它比辽东之事更加重要。”

徐光启知道皇帝重视此事,却没想到如此重视。

“臣会全力负责学院之事,还请陛下放心。”

朱由检知道他会全心全意,毕竟这个老人比这个时代很多人看的更远,眼界也更高,这样忠心卫国的人应该含笑而终,而不是怀着为国为民的志向被排挤出朝堂,心中抑郁而亡。

最起码他是这么认为的,于是他站了起来,拱手低头,君王之托重于泰山,重于天下。

“拜托了。”

不只是徐光启,就连旁边的王承恩都吓的惊住了手里的动作。

“陛下。”

“陛下。”

两人同时出声想要阻止,却最终还是慢了一筹,眼睁睁看着朱由检低头。

叫人立刻跪下,“陛下,臣以命立誓,定然一心一意负责科学院,为大明培育人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