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唇枪舌剑 祸水外引34(1 / 2)

“没想到明朝还有如此强硬有风骨的臣子,不如转投我大金,定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孙某世受皇恩,于大明本就是高官厚禄,一日三餐俸禄足矣,死后三尺之地,一捧黄土埋身,荣华富贵于我何用。”

皇太极放下手里的马鞭,指着范文程,“明朝统治腐朽,百姓流离失所,君主昏聩,你志向不凡如范先生投我麾下,建功立业岂不痛快。”

孙承宗看向了一旁的范文程,“孙某虽年迈,却也知如叛族卖国会让祖宗蒙休,听闻范先生曾言族上乃是文正公范仲淹,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尔乐,若知道自己有你这么个子孙,不知道会不会脸上有光。”

其他人都不说话,这文人说话不吐脏字,却也能叫人家祖宗出来骂,真是武将的刀,文人的嘴。

范文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才能不俗,若是能做高官,必是治世之能臣,可惜明末朝廷腐败无能,八股僵化,将如此大才推给了后金。

孙承宗每想此事便是哀叹,朝堂之中尽是蝇营狗苟之辈,有能力的臣子都被排挤出京师了,可就在他绝望的时候,看到了新皇,他像是一把劈开这一切的刀,所以他站在这里。

范文程出身走了几步行礼,“宪斗愚钝,读书人有一句话,学的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可宪斗才能不够,屡次科举不中,只能另投明主,一展胸中所学。”

孙承宗给他回了半礼,“如今陛下英明神武,一改朝中各自为政的局面,朝堂黑暗正是我等读书人匡扶社稷,拯救国家于为难的时候,怎能投于敌国。”

范文程不能再说什么,如今重要的是和谈,“人各有志,各为其主罢了。”

皇太极看两人说的差不多了,自家臣子还稍逊一筹,立刻出声阻止。

“明朝要议和,必须答四个条件,其一,两国平等交往,明朝要承认大金的存在,其二,每年明朝赠送给我们黄金万两、白金百万两,我国回赠人参千斤、貂皮千张,其三,约定边界,以大凌河以南为明朝界,以北为我国界,开放互市贸易;其四,彼此护送逃人。

说完就看着孙承宗看他如何回答,其他人也都盯着这个人,大有他不同意就直接动手的意思,孙承宗毫不畏惧,直接拿出袖子里的信。

“临行之前,陛下叮嘱,议和不割地,不赔款,承认贵国存在,以大凌河为界,开放互市可,互送逃人可,第二条不行。”

皇太极站起身来,“如此说来贵国不同意我们的议和条件。”

孙承宗也站了起来,声音比对方还大,“贵国提出四个条件,我大明同意三个,可汗是一步也不退让吗?”

“贵国国土广阔,万金百万银区区之数,我大金土地狭小,只有本地特产相送,是贵国在为难我大金。”

“可汗所说区区之数也来自大明的百姓,此事大明宁愿死战也不会答应。”

皇太极没有说话,他看了范文程一眼,范文程立马会意,对着孙承宗说道,“孙大人长途奔波,不如去驿馆歇息,明天再谈此事。”

孙承宗想了想觉得可以,也要给对方和其他人商量的时间。

“好,劳烦带路。”

就在要走的时候他将之前拿出的信递了出来,“这是陛下给可汗的书信。”

说完就离开了这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