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地标17(1 / 2)

“庞师爷,咱们在过来投宿的路上,看见田野土坡上,有一颗好高好大的树,该不会就是传说中的菩提树吧?”裘飞鹰觉得这个故事不会空穴来风,肯定有它的证据支撑,脑子里面想起那棵树。

郭婷玉不等庞师爷回答,摇摇头道:“那其实就是一棵千百年的大榆树,和菩提树的树干形状、叶面宽窄完全不同。”她在图书馆曾阅读过一本书籍,上面有对各种罕见树种的描绘,其中也包括了传说中的菩提树。至于榆树,她的家乡要多少有多少,从小看,闭着眼睛也能知道榆树的种种特征。

“没错,那就是一棵普通的老榆树,活得时间长一些而已,躲避了砍伐,躲避了雷火,它也算是幸运之树吧,不过和菩提扯不上半点关系。”庞师爷说完话,打个哈欠。

裘飞鹰还想再问些什么,庞师爷不耐烦地摆摆手:“明天要赶路去鬼王爷冢,山路崎岖坎坷,不能驾驭车马,全靠咱们两条腿行走。泥路蓄水,往往走一脚踏一个坑,踏也辛苦,拔也费力,所以你们少说话,现在好好休息养足精气神才是硬道理。心中诸多疑问,到了现场看个究竟,自然知道答案。”

裘飞鹰碰了个软钉子,尴尬地看看郭婷玉和周玉芳,两人对他使个眼色,示意他别再多话。裘飞鹰只好强迫自己闭着眼睛,不多时,听到庞师爷打起呼噜。不知不觉,众人沉沉睡去。

睡梦中,郭婷玉的脑细胞兀自活跃,脑海里泛起当日黑猫闯入庞师爷家客厅的场景。凶悍的大黄猫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躲进了桌子底下。郭婷玉从里屋走出来,正好迎着黑猫那双深若凝渊的眼睛,瞳孔隐约吞吐和缩放,闪烁着冷冷的光芒。她弯着腰,试图小心翼翼地接近黑猫,但是庞师爷却好像看到了鬼一般,神情惊恐和戒备,不由分说拉着她转回里屋,手忙脚乱关上门。那时候她才知道,庞师爷的里屋有讲究,但见他伸手在某个机括一顿操作,拉开隐藏于墙壁的逃生暗门,猫腰钻了进去。

那时候他对自己说什么来着?对了,他是问自己走不走,如果不走,后果自负,无论她是生是死切勿再寻他的麻烦。郭婷玉被他的提醒和警告所震慑,遂弯着腰身跟着庞师爷离开这幢建筑。走在街上,回头再看兀自挂在墙上的小马熊灯笼,郭婷玉依稀能够听见屋内飘来的喵呜声。一名更夫出现在远处,若隐若现,陡然飞身而起,狰狞的脸容被灯笼映照,赫然是那只不知来历的饿死鬼。

郭婷玉猛一激灵从噩梦醒转,睁开眼,天色已经亮了。

早饭就是乡野挖出来的红薯粥,熬制的火候老了些,颇为粘稠。出门在外,哪有那么多讲究,大家对早饭质量没有怎么挑剔和抱怨。

裘飞鹰依旧惦记着自己昨天晚上心里的疑问,不敢再“纠缠”庞师爷,端着粥饭凑近刘三根,问孩子是不是知道菩提树的存在。刘三根摇摇头,表示自己没办法回答,拉过自己的奶奶。老妇慢条斯理地说:“菩提树啥的,在村后面的土坡上。这些年啊,那树虽然活着,却不见茂盛。也对,现在到处打仗,日子不好过,老一辈人说菩提树是气运神树,这个世道,它还能茂盛到哪里去?”裘飞鹰怕被老人家拽着讨论天地时易、生活沧桑,揉揉鼻子笑了笑,不敢再搭话。

郭婷玉等收拾齐备后,往村后道路走去,山脚下,果然看见一棵菩提树,和书本上的描绘若出一辙。倒也高大雄拔,但就是少了些气势,宽大的叶面隐约有些发黄。她记得书本上说说菩提叶为佛门奇树,向来能远避虫蛩咬嗫,但走近了观察,发现不少叶面上,分明留有虫蚀的痕迹。

通往鬼王爷冢的山路确实不太好走,时间长了,大家体力消耗不少,禁不住气喘吁吁。又走了一段路,疲惫感开始侵蚀大伙儿的意志,一个个表情木讷迷茫,眼中无神,环顾四周,满眼除了树木还是树木,密密麻麻,原始生态气息极为浓郁,但压根儿看不到任何坟丘的痕迹。

“果然是鬼王爷冢啊,鬼都不见一个,就算是建个坟墓,也搞得这么隐蔽。”周玉芳嘟起嘴,无聊地拽过旁边一根树枝随手比划,“庞师爷,你是不是带错路了?我们是来探险的,不是来踏青的。”郭婷玉听得秀眉微蹙,想要阻止她别乱说话,已然不及。

庞师爷原本也有些沮丧,考虑到自己的年龄和地位,总不能像孩子们一样随便埋汰和抱怨吧,因此一直憋着气,被周玉芳捅了这么一枪,瞬间烧水盖子破了洞,火气腾腾往上冒,高声咋呼:“我也没有实地去过鬼王爷冢,路对路错,我哪个晓得?”老人脾气就是这样,不发作还好,一发作起来,便有些控制不住了,最后情绪激动得不顾自己的若大的年纪,执意想要爬上旁边的一棵大树,登高俯瞰,亟欲查看方向和道路。

郭婷玉吓坏了,暗道你多大岁数了,一旦摔下来,岂能善了之,急忙上前劝阻。周玉芳道:“哎呀,老爷子,我随口一嘴,你是在大清衙门见过世面打过官司的人,何必跟我钻牛角尖呢?要是我说错了,你大人大量,别和小女子计较。”话音才落,庞师爷急忙说:“等等,你最后这句话有问题,什么叫我别和小女子计较?民国以来,讲究女性独立自主,女娃娃也能上学堂上大学了。你这般说,别人听了,误会我依旧歧视女子,可不得责备我不顺应历史潮流,阻挡欲女性进步道路乎?” “是,是,您看咱们庞师爷,思想多先进啊,值得我们好好学习。”郭婷玉不失时机拍拍马屁。她给周玉芳使个眼色,老人如小孩,有时候得好好哄。周玉芳太懂她的意思了,急忙对庞师爷竖起大拇指,赞道:“这话太对了,我一定要虚心接受您的指导和批评,不断反躬自省,追求真正进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