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虎将军杨大眼的传奇一生752(1 / 2)

迄今为止,一代名将杨大眼的故事,还未广泛宣传拍成电视连续剧,真是可惜!

在上章有讲述过他的姓名趣事,接下来就讲述他的一生经历。

杨大眼这哥们实在太牛了,他武艺超群,和天下闻名的关羽、张飞只差一本《三国演义》。

《水浒传》中的武松,见了杨大眼也要甘拜下风。史书记载杨只身一人,赤手空拳逮了一只活着的斑斓猛虎。

至于杨大眼的家务事,其精彩程度比之北宋时期的《杨家将》,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杨大眼名不副实,他的眼睛并不大,这倒不是我信口开河,史书上就是这样记载的。

杨大眼还有个弟弟叫杨小眼,为什么这哥俩会取如此古怪的名字,这就只有天知地知,大小眼他爹知,吾等不知。

杨大眼的父亲杨和,是个十足的纨绔子弟,在历史上籍籍无名,在这里不提也罢。

不过杨大眼的爷爷杨难当是个厉害人物,杨难当原来在亲侄子杨保宗手下当差,这个不是杨宗保的杨保宗,做国王时还不满十岁,杨难当感觉国王的工作有些少儿不宜,就让这个不是杨宗保的杨保宗去干些孩子们该干的事儿,至于空出来的国王位置,杨难当就亲自代劳了。

这种抢侄子王位的事情,明朝的朱棣也干过一次。朱棣做了皇帝五征漠北,杨难当做了国王,也想把管辖的地盘扩大一些。毕竟杨难当的仇池国地盘只有两个县,娶个娘娘都要请全国的人喝喜酒,这让杨难当这个国王实在难当。

天下美女出江南,杨难当召集全国的兵力,义无反顾的南征刘宋。刘宋王朝自从开国皇帝刘裕以后,一个比一个无能,也难怪杨难当会打刘宋的主意。

刘宋果然不堪一击,竟然被杨难当攻占了汉中。想当年刘皇叔占领了汉中后就有了三分天下本钱。杨难当占领了汉中,庆功酒还没喝完,就收到一个不幸的消息,他的侄子,被迫回小学深造的仇池国原国王杨保宗,献城投降了北魏。

仇池国那点儿可怜的地盘也被北魏给吞并了。杨难当手下兵将的家眷都成了阶下囚,这仗没法再打。

到北魏手中去收复失地,只要脑壳没坏掉,就不会做出这种拿鸡蛋撞石头的选择。杨难当脑壳没坏掉,他留下一支队伍镇守汉中,自己带着南征主力一路向北,找北魏皇帝决战,哦,说错了,是投降。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兵不血刃就收服了仇池国,禁不住龙颜大悦,当下加封杨难当为营州(辽宁朝阳市和葫芦岛)刺史,授仇池公。

虽然仇池公听起来不如仇池国王威风,可管理的地盘比以前大的多,杨难当再也不用为找不到美女兴师动众,从此广纳姬妾,享受了20多年的晚年幸福生活。

杨难当死后,他的儿子杨和继承爵位,前文说了,杨和就是个纨绔子弟,平生三大爱好,喝酒、打猎、娶媳妇,潇潇洒洒的混了一辈子。

杨和死后,他的儿子杨小眼继承爵位,授天水太守。可杨小眼的哥哥杨大眼因为是庶出,就如同《红楼梦》中的贾环,从小就不招人待见。

杨大眼毕竟是贵族子弟,托他老爹的福,北魏朝廷对他还是有所照顾,年纪轻轻就官拜“奉朝请”。

“奉朝请”类似于现在的老干部活动中心的退休干部,每天的生活就是打打球,下下棋,唱唱歌。吃香的喝辣的。无征战之劳苦,无案牍之劳形,丰厚的俸禄按时发放,每年逢年过节还能和皇帝见上几面,把酒言欢叙叙旧,这日子就是给个神仙都不换。

可是杨大眼愣是过不惯这种安逸的幸福生活。这一年北魏孝文帝元宏计划南征,南朝的刘(裕)宋、萧(道成)齐都已雨打风吹去,现在南朝是萧(衍)梁,就是电视剧《琅琊榜》中的南梁。

要打仗就要选带兵的大将,选将的任务就交给了北魏重臣李冲。

这个李冲也不是个简单人物,类似于明朝的张居正,长得帅、有能力、是皇帝的老师,还和当朝的冯太后有些说不清的关系。

不过李冲比张居正幸运,是他一力促成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汉化,从草原平城(大同)迁都洛阳,全国改说汉话,甚至北魏皇族的姓氏都被改了。

比如说拓跋氏改姓元。丘穆陵氏改姓穆,独孤氏改姓刘,勿忸于氏改姓于,步六狐氏改姓陆等等。

扯远了,书归正传,老帅哥李冲查看备选将军名单,一眼就看到了杨大眼这个名字,人如其名是不是,叫进来看看。

李冲一看,杨大眼的眼睛并不大,有些失望的挥挥手道:“下一个”。

杨大眼急了,连忙道:“尚书大人,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杨大眼虽然不识字,但是有过耳不忘之才,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为了这次应聘杨大眼早就做足了准备。

果然此言一出,李冲眼前一亮,在北魏能够带兵打仗的将军车载斗量,但是能熟读《史记》的将军就凤毛麟角了。

于是李冲把杨大眼留下来道:“你有什么绝活,都拿出来让我见识见识”。

杨大眼道:“大人,请你给俺准备一匹好马,另外再加一根三丈长的草绳”。

李冲搞不懂杨大眼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要好马是不是准备逃走,逃不掉就用绳子上吊。李冲虽然搞不懂杨大眼要干什么,但他很欣赏这个会背诵《史记》的年轻人,很快就把快马和绳子准备好了。

杨大眼接下来的话更是让李冲瞠目结舌,杨大眼居然要跟快马赛跑,绕教军场跑一圈。

教军场内有武将们演习骑射的场地,可以同时容纳十万雄兵,跑马道周长490丈,约合1700来米,如果一二百米以内,碰到博尔特那样的短跑天才,速度超过奔驰的骏马还有可能,可1700米的中长距离和快马赛跑,估计只有神仙能做到。

杨大眼不是神仙,他在无数人好奇的注视下,把三丈长的绳子绑在头发上,然后站到骏马旁边。

一声令下,杨大眼和骏马一起奔出,由于速度太快,拖在杨大眼头发上的长绳子飞起来,犹如笔直的长棍。杨大眼闪电一般绕着教军场跑了一圈,速度丝毫不减,把那匹骏马远远抛在身后。

杨大眼的这手绝技让当场的人心服口服,就连见多识广的李冲都由衷的称赞道:有史以来,还没见过跑得这么快的家伙(原文:自千载以来,未有逸才若此者也)。

好钢用在刀刃上,李冲亲点杨大眼做了统兵大将。杨大眼告别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义无反顾的走向战场。

所谓的战争,双方打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只是短短数日间的事,而大多数时间都是“壮士不战空临边。”两军成对峙状态。

杨大眼到了前线,还没有看到南梁的兵将,辖区内的老百姓就找他来诉苦,北淯郡(河南南阳一带)的大山里有老虎,伤了不少人,老百姓恳请杨大眼带兵去打老虎。

杨大眼闻讯后轻蔑的一笑说:“不就是只大猫吗?有什么值得可怕的?,我给大家逮个活的来”。

很多人都以为杨大眼吹牛,没想到这哥们儿还真来真格的,带上干粮独自一人赤手空拳进山抓老虎去了。

没人知道杨大眼用什么办法活捉的老虎,反正三天后,杨大眼扛着老虎回到城里,找了个人多的闹市区,把它丢在街头。然后义正辞严的怒斥老虎滥杀无辜,草菅人命,按照当朝的法律,老虎应该斩首示众。

然后手起刀落,把老虎的脑袋砍了下来。从此“搏虎将军”的美称不胫而走。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而杨大眼还没有上过战场,也赢得了当世第一猛将的称呼。 当时的南梁兵将为了给自己宽心,闷着良心说杨大眼有勇无谋。很快他们就见识到了杨大眼的威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