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落败柬埔寨的纺织大佬125(1 / 2)

喜子开车把阿布和小美接过来的时候,阿布就感觉有点奇怪,他曾经是来过秦先生工厂的,那是几年前,琳琳把日本“大创百元店”超细纤维毛巾的订单,安排在秦先生的工作做代工生产,临发货前阿布陪同姐姐一起到义乌验货,那时候,秦先生的工厂面积可不算小,干净整洁、设备先进,浙江商人的精明强干给阿布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但是这次见面,阿布却发现秦先生工厂的位置变到了很远的郊外,设备也变得非常陈旧,并且大部分机器都处于停滞状态,上面落下的灰尘很明确的表明已经很久没有动弹了,这让阿布很奇怪。

“秦先生,从这机器上的铭牌上看,这些机器也太老旧了吧,是上世纪8、90年代的,那边还有一台75年的,这能满足咱们的生产需求么?”阿布蹲在机器旁仔仔细细打量了一番,“这是进口的机器么?铭牌上的文字完全看不懂啊,还有个反着写的字母“n”呢。”因为工作关系,阿布参观过很多工厂,也算是见过些世面的。

“哈哈哈,这都被你给发现了啊,现在的这套设备,可是我们纺织行业内惊天的商业秘密,”秦先生得意地笑着说,“机器看起来破旧不堪,但是功能非常强大,生产出来的商品增值能力,远远超过了超细纤维,这个车间可是拒绝参观的嘞。”

“你不一样的,”看阿布露出拘谨的样子,秦先生连忙打哈哈,“我和你姐姐是合作伙伴,你看看也无妨的,况且你也不是我的同行。”

“可是秦先生,这里的机器都处于停滞运行状态啊,怎么没有全力开动起来呢?”阿布感觉很奇怪。“这么厉害的机器转起来就是钱啊。”

“哎,说起来真是脑袋要爆炸了。”秦先生的脸色突然沉了下来,“办公室里聊吧。”

对于秦先生的事情,阿布听琳琳说过一些,现在的这一处工厂也是刚刚启动不久,原来的那处厂房租给了一家做房车改装的。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是因为秦先生曾经雄心勃勃地跑去柬埔寨建厂去了。

“其实,这个事情从一开始就输掉了,”秦先生边煮茶边说,“当时也是受到媒体报导的诱惑,我和几个朋友在一起算了一笔账,感觉非常划算。”

“秦先生,这个问题我也曾听我姐姐说过,您也讲给我听听吧。”阿布对这个很有兴趣。

“从税收、场地租金、人工成本,以及地方支持的角度上,都做了很认真的分析。”秦先生说,“首先就是税收问题,产地是柬埔寨的商品,可以在很多发达国家享受零关税的待遇,恰恰我们的很多客户都是这些发达国家的。”

“简单对比一下你就明白了,”看到阿布认真的样子,秦先生继续说,“欧盟、美日这些发达国家,给予最不发达的国家有“普惠制”待遇,进口几乎所有产品,都可以享受零关税的待遇,而柬埔寨就属于“最不发达国家”序列;从中国直接出口就不同了,需要缴纳大约10%的关税,我们是标准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利润就是靠着精打细算挤出来的,凭空增加10%的利润简直就是老天爷的恩惠了。”

“我印象里,日本对中国也采取了“普惠制待遇”的吧?”关注时政是阿布的习惯。“既然主要做的是日本的生意,应该影响不大的吧?”

“这个是没错,但是国内的发展情况,发达国家也是看得到的。所以美国和日本已经把中国的经济水品定义为“新兴国家”了。”秦先生无奈地笑了笑,“把中国从“普惠制待遇国家”名单中删除掉就只是迟早的事情了。如果这样,小商品出口的关税就一定会上涨。”

“这个我也听说过,但是后来似乎并没有删除吧。”阿布想了想说。

“是啊,但是当时就是被这个留言怂恿鼓动了,”秦先生狠狠抽了口烟,“那些狗屁买办公司找到处造势,甚至找到我们工厂,不断推动一种概念--“特惠关税结束前,一定要在柬埔寨站稳脚跟,多缴纳一分钱关税也不行!”,我的心思就这样被打乱了。”

“各路媒体也在煽风点火,”秦先生越说越激动了,“后来我和几个朋友就一起到柬埔寨做了市调调研。这个啊,真是tmd一路陷阱!” “我看过一些报导,柬埔寨的税收比例比咱们国家要低,这个也算是优势吧?”阿布又问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