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是谁绑了尚之信(2 / 2)

实在不行再用武力解决。

就在永历等人准备派人招降尚之信的时候,却有人来报,尚之信不请自来了。

不过,他可不是自己来的,而是被人五花大绑来的。

那么,是谁有如此大胆,敢绑广东一把手尚之信呢?

这个绑尚之信的家伙,叫王兴。

哦,那就不奇怪了。

还记得这个王兴吗?当初永历在缅甸的时候,就派影密卫赴广州暗中联系过他,让他先咬牙苟活下来,再徐徐图之。

王兴于是投降尚可喜。

王兴,字电辉,广东大埔县古野乡人。

史书记载他自少年即好勇尚气,有膂力,然遇事精细,人送外号“绣花针”。

永历九年,王兴筑城固守新宁汶村(今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以抵抗清军。

一天,他正宴请宾客,忽报清军来攻,即请宾客斟满热酒一杯等待,单人匹马挥戈直进,活捉清军当头一将回城,而杯中热酒未凉。

颇有当年关二爷温酒斩华雄的雄姿。

因抗敌有功,永历还晋封他为广宁伯。

后来,清军破城,他看大势已去,全家举火自焚,以身殉国,真乃忠烈之士。

这就是为什么永历无论如何也要王兴先活下来的原因。

“罪臣王兴,叩见皇上!”见到永历这一刻,王兴再也忍不住了,他跪在地上,眼泪夺眶而出。

被清军围困到弹尽粮绝,他坚持杀敌报国,不吭一声;投降尚可喜受尽屈辱,遭天下人唾骂,他没皱一下眉头。

可此刻,这个八尺汉子竟然哭成一个泪人。

“广宁伯,快快请起!”永历亲自把他扶了起来,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活着就好,活着就好!”

等王兴情绪稍稍稳定了之后,永历立即设宴为他庆贺。

席间,他也从王兴口中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得知明军打败洪承畴和鳌拜之后,王兴开始有了别的想法。

他暗中召集当初和他一起投降的士卒,准备趁此机会,在广州策划暴动。

千防万防,叛贼难防,他被人告发了。

不过命运有时候就是很奇怪,他被人告发那天,尚之信没在家,他去山上打猎去了。

王兴密谋造反的事情,来到了金光面前。

金光,是尚可喜的谋士,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满腹经纶,气度不凡,治理军队也以仁义著称。

尚可喜对金光倚为股肱心腹,好问决疑。

尚可喜曾称赞他说:“你真是刘邦的军师张子房再世啊。”

这个评价那可是相当高。

本来尚可喜是要带他出征的,可担心尚之信还年轻(此时尚之信25岁),怕他胡来,便把金光留在了广州辅助尚之信。

金光和王兴是老熟人,因为尚可喜派去招降王兴的人,就是金光。

同时,金光很欣赏王兴的为人。

这点很重要。

金光没有把王兴密谋造反的事捅出去,反而配合王兴,把满载而归的尚之信绑了起来。

尚之信:你他妈绑我干嘛?我以后是要反清的!

这回不但尚之信懵了,连王兴也懵了。

why?

其实很简单,对于五十多岁的金光来说,尚可喜对他几乎有再生之恩。

当初清军入关,金光认为清朝是敌匪异邦,他不愿为清朝做事,还多次发表反动言论。

为此,他逃跑了好几次,都被尚可喜抓回来了,老尚不但不杀他,还以礼相待,偏袒有加。

此后,金光誓死追随尚可喜。

尚可喜还把金光府邸建在平南王府旁边,两府有门相通,方便尚可喜随时召金光入府相见。

所以,在金光看来,只要能救尚可喜的命,哪怕用他自己的命,他也愿意。

不过,永历对他的命不感兴趣,它只要广东。

永历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广东,剑指福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