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是谁绑了尚之信(1 / 2)

收回湖南后,永历做了几件很重要的事。

其一,他立即张官设吏,封府库,收版籍,守视祭器,安处将吏卒伍;

其二,继续践行从严治军方针,违令者杀无赦;

其三,释放罪犯,减轻刑罚;

其四,招揽知识分子,组建属于自己的智囊团。

永历把这个命名为《大明战区紧急管理条例》。

政策定下来之后,永历马上就在明朝管辖区域执行。

这招攻心为上杀伤力太强了。

汉人本来就对满清的统治怀有很深的敌意,永历这几个大招一放出来,广西想都没想,立马归附明朝。

为了表扬广西的深明大义,永历让李定国把他之前找当地大户们借的钱,即刻还回去。

接到永历命令的李定国都快哭了!

我他妈哪里有钱还啊!

他把当初出主意的下属拉出来狠狠地揍了一晚上才消了气。

没办法,他只能东拼西凑的筹了一部分,带着士兵挨家挨户还钱。

那些大户们看到他这些凶神恶煞的士兵,谁还敢要钱啊。

纷纷很懂事地表示这钱我们不要了。

从此广西境内军人百姓,两相安静。

狼狈逃窜回到北京的鳌拜和洪承畴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打了胜仗要嘉奖,打了败仗自然也要接受惩罚。

做错就得认,挨打要立正。

鳌拜权倾朝野,又是顾命大臣,很多人自然不敢去触霉头。

洪承畴这个夹在大臣和鳌拜之间的受气包,马上就成了众矢之的。

弹劾他的折子满天飞,他们把此次失败的过错全部算在洪承畴头上。

有些人恨不得生啖其肉,好像洪承畴杀了他全家一样。

文人的奴性展现的淋漓尽致,让人恶心至极。

很多人就是这样,你立功风光的时候他对你谄媚奉承;你落难挨揍的时候他马上就落井下石。

千百年来,概莫能外。

洪承畴没有辩解一句,默默扛下所有。

这就像你替你领导背了黑锅,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能说出来,除非你不想干了。

洪承畴现在是骑虎难下,只能咬牙把这黑锅背下去。

鳌少保看到洪承畴很懂事,也不好意思让他一直背着黑锅。

找机会扔了几个人进监狱,那些弹劾之声才渐渐消失。

洪承畴上书请辞,鳌拜哪里肯同意。

鳌拜直接不鸟他。

永历十五年七月,永历整顿好兵马粮草,准备率大军亲征广东。

因为广东的战略意义,非同寻常。

它经济发达,港口众多,毗邻福建,只要拿下广东,就可以和福建的郑成功连成一片。

到时候,明军水陆两栖协同作战,收复失地,指日可待。

永历为此还做了很详细的作战计划。

广东目前的清军领导人是尚之信,这个人来头不小,他是尚可喜的儿子。

而尚可喜此刻,正好在永历手里。

永历仔细回想了一下,历史上的尚之信,是一个坑爹队伍里的代表人物。

当初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反清,邀请尚可喜一起,尚可喜不想晚节不保,死活不同意。

尚之信见老头子不配合,二话没说,干脆直接缴了他爹的械,夺取广东最高指挥权,起兵响应吴三桂,顺手把他爹关了起来。

气得尚可喜要悬梁自尽,以身殉国。

可怜的尚可喜不知道,自己对清朝矢志不渝,忠贞不二,最后还是进了《贰臣传》,遗臭万年。

这也让永历对尚之信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个尚之信不是一个老实的主!

永历想利用尚可喜招降尚之信,能不动武尽量不动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