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一场奇怪的战争32(1 / 1)

李东然大军浩浩荡荡南进,不知道随军的李继岌什么心情,就在一年前,他也曾这样意气风发而且所向披靡!李东然要攻打的第一座大城就是凤州,现在凤州守军是甄武义部下,本来只有3000名守军,知道李东然要来攻打,增加到8000人,李东然军在离城5里处扎营。第二天一早开始攻城,既没有攻城车,也没有云梯,只见李东然军到了距离北城门500米左右停下,拉出来几架床弩,士兵转动绞盘上弦,装上巨大弩箭,弩箭头上绑着一个大号炸弹,现在的炸弹已经是第三代,外皮是铁制,威力更大。点燃引信凿下扳机,只见一道火线直奔城门而去,弩箭深入城门3寸有余,然后一声巨响城墙震动,一道道裂缝贯穿城墙,城门直接消失不见。城头守军面面相觑,不知接下来要怎么样,关键是也没见李东然军进一步动作,还是在500米外岿然不动。城墙守军观望一会不见动静,将领派人修补城门,用备用木板重新把门洞挡上,然后又是一发,简易城门再次不见,就这样折腾了四轮,双方你来我往和城门较劲,守军一直不见李东然军有攻进城来的打算,索性连城门也不修补了,就这样互相看着,到了晚上,李东然军收拢营地吃饭睡觉,城上守军也轮流休息,一天下来没有人员伤亡。时至半夜,李东然军营里突然跑出100骑兵,直奔没有门的城门而去,城头守军如临大敌,赶忙示警,弓箭上弦戒备,可是李东然这100骑兵,在城门前兜了一个弧就回转,连放箭的机会都没给守军。第二天同样的事情在另外三处城门上演,甚至因为床弩射偏,把南城门的城墙给轰塌一大块,这下好了,凤州城四门洞开,欢迎四方来客。到这时候守军如何还不明白,这是逼着守军要么撤退,要么投降。本就军心涣散不知为何而战,现在又面对这前所未有的一种战术,守军彻底没了斗志。守城将军和两名副将一商议,与其等着军队哗变,还不如趁现在撤出城去,于是第三天早上,还没等李东然采取进一步动作,守军直接从南门撤出,李东然命令不得追击,任由他们从容撤走。

就这样凤州城被李东然和平接手,入城以后接手城防,更换刺史和州尉,其他官员暂时留用,这是最快速稳定地方的办法。李东然也是歪打正着,这凤州城内的基层官员,很大一部分是杨家安插的人,李东然这么安排,无意中避免了和杨家的直接冲突,本是无心之举,可是身在城外的杨安忆听说以后,硬是觉得李东然这样做是有意照顾她的感受,要不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下降的厉害!尤其李东然进城以后,安排好基本的事情,就派人去杨家打听杨家是否受到战事波及,杨安忆是否在城内,这下更坐实了杨安忆的猜测。连陪在杨安忆身边的杨不死都有些怀疑李东然是不是故意示好杨家。杨家现任家主也就是杨安忆的父亲杨修文,人虽不在凤州,也对凤州密切关注,参考了杨不死的意见,命令凤州城内杨家人尽力配合李东然治理凤州,绝对不许添乱。就这样凤州城在短短几天内就稳定下来,甚至比之前更有人气,因为李东然已经继续向南攻略而去,凤州城成了后方,身处后方,人们心理上和身处前线的感觉完全不同。李东然一路向南,第二座大城是兴州,这次甄武义吸取教训,不再固守城池,而是亲自率军在路上截击李东然军。因为知道有炸弹这么个讨厌的武器,甄武义命令步卒分散开来接近李东然部队,远远的就开始射箭攻击,要说这个路数确实是目前对付李东然“炸弹军”的好办法,可是这样一来,军力分散的厉害,李东然命令特武骑兵人马皆着轻甲,赶鸭子一样追着甄武义手下步卒跑,要知道步兵如果不能结阵,那面对骑兵就是一个个箭靶子。结果这三百骑兵,追得甄武义万余步卒上蹿下跳,不知道都跑到什么地方去了,甄武义最后只收拢了不足5000人返回兴州城。结果还是无解,兴州也落入李东然之手。就这样野战打不过,守城守不住,李东然短短一个月,把东川大半收归己下,甄武义被压迫到开州、万州、忠州一线不得动弹,部队所剩不足2万人,而李东然军越打越多,出征时2万余人。现在居然有4万余众,为了避免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情况,李东然停下进攻脚步开始整顿军制,把收拢的降卒分成20个营,每营千人,自己出征时的两个团,变成军官分散到各个营,不求在短时间内让降卒形成战力,至少保证他们不乱跑,不再成为敌方部队。同时公布政策,战事结束,各地府兵,不管是从北地跟随郭崇韬进蜀的还是原本蜀地的,根据个人意愿决定去留,立下军功者军饷以外另赏银钱。愿意留下的和原李家军一样有升迁和分田资格。而李家军经过这一个月的洗礼,从最初的为了家人亲朋而战,慢慢的有了荣誉感,这种荣誉感是在不断的胜利中形成的一种骄傲,那就是李家军就应该胜利,习惯于胜利,不能忍受失败,更不会承认失败!

李东然用了一个月整理军队,收编的20个营军心稳定下来,也该拿出来用用了。开始向成都方向进军,这一路上的敌军更加不堪一击,李绍琛所属分裂成3股,内部又有李绍琛从中原带过来的兵和蜀地招募的兵两个派系,力量本就不足,加上听流兵说李东然把甄武义打得毫无脾气,还手都难,很多守军直接望风而逃,北地来兵直接成建制投降,反正李东然宣传的战事结束来去自由,我直接投降,那不战事就结束了,我就可以回家了,这个逻辑十分的自洽!李东然本以为要用半年才能控制蜀地,结果这才过了2个月多一点,就剩东川一点地方还在甄武义手里,其他地方全部拿下。这下李东然明白为什么李继岌能够那么快打下蜀国,根本就没怎么打嘛!要说李东然遭到的最激烈抵抗还是在青城山上,一伙占山为王的草寇,为了守护自己的地盘,和特武营战斗了三天,特武营也是第一次出现伤亡,其中常三牛被射瞎一目,但是他活捉了山大王,居然是个女的,而且身手不俗。常三牛把人给带到李东然帅帐外,禀告说这山大王虽被捉住,却十分不服,点名要见首领,李东然心说这女人伤我军士,理应处决,带到我这里干什么。既然带来了那就审问一下走个过场,一边看着收集到的地图,一边让常三牛带人进来,头也不抬问道:“你据山为王,伤我军卒,理应处死,有什么不服?见我又有何事?”这女大王见李东然头也不抬,可谓傲慢到极致,恨声道:“你不要以为抓住我有什么了不起,要不是那些废物男人纷纷投降,你有这么容易来到青城山下,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才被你抓住。可恨呐!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听到这一句,李东然霍然抬头,只见地上跪着的女子容貌秀丽,瓜子脸柳叶眉,目光有神鼻梁挺拔,此时轻咬嘴唇,似嗔似怒,李东然心说这是个什么表情,美人计?你可和我家安忆差得远了。

李东然好奇看着该女子问道:“你是花蕊夫人?”女大王:“我才不是什么花蕊夫人,本名王熙儿,人送绰号艳三山,只因官府无能百姓遭殃才跟随家父上山为王,打劫富人,接济穷苦!”李东然:“如此说来你还是个劫富济贫的好人了!不管你如何,伤我兄弟,罪不可赦!常三牛,”常三牛在一边不眨眼的看着李东然,见他看见王熙儿美色并没有什么反应,除了听王熙儿那句诗有点好奇,再无其他,心下一松,此时听见李东然叫自己,不出意外下一句就是拉出去斩了,军中无戏言,话一出口再难更改,赶紧大声接道:“属下在!”他这一声大喊,吓了李东然一跳,生生把“拉出去斩了”这句话给吓回去了,李东然转头疑惑看着常三牛,不知他发什么疯。正要询问,常三牛抱拳单膝跪下:“属下有一事相求!”李东然:“你说!”常三牛:“家中老父老母一直催我找个媳妇,可是我这粗人没人看得上。如今瞎了一只眼,找媳妇更是难上加难!”李东然心说你是出了名的孝心勤劳,如今在特武营混的风生水起,不出意外将来做个将军不在话下,出兵前找你家提亲的人多的很,都被你拒绝,你今天这是胡说些什么,我倒要看看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常三牛继续说到:“我这次带头突破青城山,活捉王熙儿,是有功的吧,我不要其他封赏,只求将军将这王熙儿赏给我做媳妇!”李东然差点笑出声,你这粗人绕来绕去,原来是看上人家“花蕊夫人”了。要说这军中赏赐女子,那是自古有之,可是这王熙儿不是一般的俘虏,守山过程中其手下伤了几个特武,还造成一名特武死亡,常三牛看上她,原谅她,并不代表其他人同意如此,尤其不能代表死去的兄弟原谅敌人。李东然道:“常三牛,我给你一次机会先不杀她,但是有三个条件,第一是她将功补过,立下功劳,二是特武营兄弟原谅她,三是她自愿嫁你为妻!一条达不到,我都会杀她给死去兄弟报仇!”李东然如此说,其实心里已经给王熙儿判了死刑。一个山大王俘虏能立什么功,死去的兄弟如何原谅仇人,这两条基本没有可能做到。谁知道这王熙儿命不该绝,居然真的出现一丝转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