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硝烟起民不聊生(1 / 1)

过了中秋节,大路上传令兵明显多了起来,空气中都弥漫着紧张气氛。赶路民众都知道赶路时要注意些,有快马经过赶紧躲到一边,不然被八百里加急撞死也是白撞。李东然韩城二人要准备的东西都准备的差不多,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是确定进入基地人选。首先圈定可以进入的人,然后才是找到这些人说明情况,只说有一个避难之地,可以暂避,没有人不愿意进入,只是每个人都有三亲六故,都想多带几个人进去,这个时候就需要取舍,最后筛选出来态度坚决的,服从性好的,再有就是挑选一部分身强体壮的,毕竟不能全是老弱,一旦有事也需要有人顶得上去。还需要一批匠人,木匠瓦匠铁匠,和生活相关的,能打造兵器的。就这样到了金秋九月,本该一幅收获景象,奈何灾年影响加之战事将起,民间一片愁云惨淡。

听北边传来的消息,唐国军队已经集结,号称兵甲10万,由魏王李继岌统领,兵锋不日就将到达大散关。而行军路线恰恰就经过韩家镇。李东然和韩城商量好,需要马上开始转移人员财物,人员进入基地之前需要约定好,6个月之内未经允许不得出入基地。也就是说,要有6个月的适应期和保密期,6个月以后再想继续保密难度也很大,而且到时候根据情况决定,基地外面的土地如果可以耕种,还是要出来种地的。主要韩城负责分批转移民众,为了不引人注目,转移工作集中在一天晚上进行,每5家大约20人一组,5组人员,安家派出训练有素的300名军人负责协助转移,消除痕迹。就这样一晚时间人员转移完成。安家在基地里单独辟出一块地方给外来人员,由韩城负责日常管理协调。民众初入基地都觉得新奇,没想到在离家不远处竟然有这么一处洞天福地。安顿下来以后都是喜气洋洋,起码这里环境宜居,最重要的是比外面安全。

外来人员和基地原来人员磨合适应,肯定需要一段时间,也肯定会有矛盾,暂且不表。李东然住进基地以后,开始正式和安家军人接触。要说这安家不愧是军武世家,即使如今避难藏身不得施展,但仍是训练有素,整个队伍令行禁止,行军,驻守,列阵,突进,合围,追击,撤退皆有章法。李东然对军事几乎一窍不通,但是凭借前世关于特种兵的记忆,硬是拼凑出一套特种兵选拔训练之法,拿出来和安敬文探讨,安敬文十分重视,虽然对于一些细节不是十分理解,但是整体的部队建设思想,训练的项目和量化指标这些经过后代检验的事物,让安敬文对李东然的认知更上层楼,心说这高人子弟自是不同,几乎全才!按照李东然提出的标准,从安家队伍和李东然带过来的百姓中各选25名人员,合计50人组成特种兵分队,由安敬文按照他和李东然确定的训练之法进行训练,而李东然为了锻炼自己,也与特种兵们一起训练。随着训练深入,强度加大,而且规定一人掉队,全队受罚,大家从一开始的彼此埋怨逐步彼此协调,从壁垒分明到不分你我,大家一起吃苦,一起笑骂,在这个过程中,外来人员和安家原班人马完成了一次小范围融合,为以后的合作打下了基础。最让人惊喜的是李东然,安敬文发现李东然不管是负重长跑,跨越密林,攀岩登山,实战演练,一开始都是成绩倒数,可是到了课目训练尾声总是能够逆袭到前五名之内,这就非常恐怖了。安敬文现在如果和李东然在野外单独对上,没有任何把握胜之。

经过第一轮基础训练,要开始第二轮强化训练,强度猛增。李东然本来还想着继续参与,但是山外面战事已经开始,很多事情需要他来和安家核心人物一起商量定夺,只好暂停训练。时隔一个月再次出山,物也非人也非,路上已不见任何行人,只有军队偶尔经过。村镇上十室九空,能走的都走了,走不了的都躲进了县城,寄希望于那矮矮的城墙带来安全。李东然混进县城一趟,发现县城还算安稳,毕竟这里是唐国境内,唐国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已经攻入蜀国,这里成了后方,唐国军队顶多以军需之名要求县令出钱出粮,还不至于公开劫掠自家百姓。目前县城里还能吃饱肚子。可是听闻卖米的店家讲,城内存粮最多支撑2月,如果战事不休,大部分人会食不果腹。有亲戚投靠的还好,没有亲戚投靠的,只能在室外找地方居住,目前县城里几乎没有空地,到处都是人。冬天一到,又要有多少人冻毙于路。

李东然心中压抑返回基地,思考良久怎么也想不出办法救助更多人,最后只能决定如果事情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大方向上还是以救助幼小为主,一方面幼小最容易受到伤害,另一方面幼小意味着可塑性和无限可能。当晚和安敬文商量加快特种兵训练,包括格斗训练,生存训练,潜伏训练,侦查训练等等。最多再有一个月,尖刀就要出鞘,派出去执行各种任务。

时间进入十月底,听闻唐军已经打到成都,不日将克,民众都欢欣鼓舞,纷纷返回家中重新开始过日子,也准备过年。可是李东然心中却更加忐忑,他记忆中真正的混乱也快来了。果然,唐军很快攻入成都,蜀君自尽,前蜀灭亡,后唐的疆域进一步扩大。唐军班师回朝,新胜回师,本应喜气洋洋,气势如虹,结果因为军中关系错综复杂,将领之间互相猜忌,在这个过程中竟然内乱了,主要将领之一李绍琛因为屡遭排挤,有大功而没得到应有封赏,直接占了西川,欲以地利之便和朝廷讨价还价。魏王李继岌无计可施,只能由皇帝李存勖亲自遥控指挥,这期间后梁降将一派,蜀国降将一派,后唐原生将领一派,每个派系内部也是矛盾重重,互相利用倾轧,乱成一锅粥。魏王李继岌攻蜀只用了2个月,回师居然2个月没成,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在路上折腾,这可就苦了沿路居民,被各个军队压榨之下,已经没有了生存的基础。果如韩城所说,出现了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李东然和安家商议过后,派出大量人手收留孤儿,对于家庭无力扶养的孩童,一旦米米可以换一名男童两名女童,短短半月已收留换取幼童150余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