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受宠若惊亦清醒(1 / 1)

李东然和韩城赶回镇上,一路上百姓夹道围观,说围观也不对,百姓是不敢靠近的,站得远远看着,有那平时就虔敬鬼神的恨不得跪拜求得保佑。刚才的场景给百姓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一生难忘,也将是面对儿孙可以一生吹嘘的资本,毕竟凡人得见神迹,实在太过意外太过惊喜。

而胡德这边返回县城,赵县令一见王道人尸体就知道不妙,听胡德描述斗法过程,更加眉头紧锁,觉得这李东然纵然不是神仙弟子,也一定有通天的渠道,不然实在不好解释。其实这也难怪赵县令,以此时人们的见识,超出认知的事物,大部分人都会往鬼神方面联想,就算到了李东然的时代,仍旧有很多事情无法解释,以至于很多富贵之人和顶级科学家会走向唯心。

李东然和韩城回到韩家,因为早就有人把消息传回,如此一块大石头落地,家里人喜气洋洋,新娘子也终于出来见人。已经备好酒席,主家一桌,一再谦让之下,李东然和韩承恩并坐上首,韩家人对李东然发自内心的感恩戴德,就算韩城和李东然合作几天,对李东然手段有所了解,看向李东然的眼神仍是充满敬意,李东然种种所为远远超出他的见识,实在是不得不佩服。

席间免不了谈论比斗之事,说到其中凶险,韩家主仆对李东然更加感恩,如此高人子弟为了自家事拼命至此,但凡正常人都会感激不尽,尤其在这个时代白眼狼还不普遍,还没有大学生创业资助问题,也没有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民风还是相对朴实。说到最后李东然都有些不自在,原来被人奉若神明,过分恭敬对待,也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吃过饭,李东然和韩城来到韩城书房,只剩二人时脸色同时冷清下来。主事之人就是这样,可以陪着大家高兴,可以陪着大家伤心,但是过后一定要冷静下来。李东然想的是自己这么一折腾名声在外,后面肯定各种事情找上门来,自己又没打算做神棍,在本地肯定是难以继续生活,除非自己想成立一个宗教组织,那从此时此地开始招收信徒一定事半功倍。韩城则是想的韩家以后处境,现在邻里甚至县城都知道韩家与仙家有交情,看似风光实则很多问题,自己一个读书人难道靠招摇撞骗为生,早晚引来祸事。还是李东然先开口:“你日后作何打算?”韩城道:“我思考再三,恐怕这韩家镇不是长久之所,先生亦无法久居此地,到时我韩家就成了无根之木。”李东然对韩城更加看重,心说此人如此清醒细致,单从思虑周全来讲,比我这新时代青年只强不弱,之前怎么上了王老道的当,难道是被我炸了两次开窍了,不禁莞尔。看在韩城眼中却是觉得李东然更加神秘莫测,只是不知道这高人子弟心中有何定计。

李东然想到再过几个月,后唐就要伐蜀,如此乱世不停,而且按照历史进程明年中原换皇帝更加兵荒马乱。自己在这乱世如何自保,进而生活得开心一些,需要认真谋划一下,算起来留给自己的时间并不多。自己现在空顶着一个仙家弟子的名声,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势力,如果县令决心对付自己,自己胜率几乎为零。别人穿越都是一片坦途,自己却需要从零开始,做个炸弹还总是要自己拿命去赌。

李东然问道:“如果现在需要举家避难,你可有好的去处?”

韩城:“万不得已只能南迁,现在弄死了王老道,去蜀国肯定不行,那就往东南而行。”李东然心说怎么都往东南而行,看来这东南沿海地区生活富足,现在的人就差不多都已经知道。

韩城看着李东然,观察他脸色变化谨慎问道:“为何先生提到举家避难,就算韩家镇不适合长久居住,也不至于现在就走?”李东然笑道:“你不用叫我先生,只是比你多出来一些见识。据我师门推算,今年秋末刀兵再起,咱们这个地方也是行军交战必经之路,到时候免不了兵荒马乱,如果能够早作准备提前躲避兵灾,会大大减少危险。”韩城一听,那岂不是只有4到5个月时间准备。

连忙问道:“先生对交战时间可有把握?具体是哪方势力参与?”李东然心说:我这穿越过来,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人穿过来,不知道历史进程是否有所偏差。开口需谨慎:“具体哪方势力,师门并未推断,咱们这里唐蜀交接,想来无外乎唐和蜀冲突,目前唐国势大,多半唐国发起战争。”韩城道:“两国交战,边民首先遭灾,这些年各方节度纷纷称帝称王,你打我我打你,皇帝变换,百姓很多都不知道自己属于哪国国民,自家皇帝是谁。人祸加上天灾,流民四起,很多佃农和小农已经沦为流民,去年冬天附近村镇就已经出现穷苦人家田地房产卖完,卖儿卖女续命的现象。我家去年就买了一个幼童,说是买来为仆,那么小的孩子又能干些什么,还不是消耗粮食养起来,可是我家资有限,实在帮不了太多。今年又是灾年,恐怕到秋末冬初,更多流民产生,就可能出现易子而食的人伦惨剧。眼看汉家苗裔如此受苦,先生师门强大,有没有办法救助灾民?”李东然一愣,没想到韩城这个小地主有如此情怀,而自己从后世而来,到目前还没有对这个时代产生什么感情,更多是一种游戏心态,帮助韩城一家也纯属出于一时激愤,可是自己真的能跳出这个时代吗?如果无法返回后世,自己在这个时代又能留下什么,还是死在某次兵灾中,从此今生后世都不在有自己的存在!

想到这里,李东然一个激灵,既然安排我穿越回来,就算为了争一口气我也要留下一笔,这一刻起李东然对这个时代的态度发生很大变化,从旁观者转向参与者。李东然说道:“我虽获师门教导,但具体师门在何处我也讲不清楚,而且我现在因为种种原因,已经无法联系我的老师。但是既然教我种种学问,我总不能辱没了师门,这个年代糟糕至此,韩城,你可愿和我一起为这世人做点什么?”韩成道:“正是我所愿,这些年求学行路,始终觉得这个世道有问题,但不知问题出在何处,当初遇到那王老道,说是被他所惑,其实也是我内心愿意相信他能用仙家手段救苦大众。现在遇到先生你,既然你说你的所学来自师门,不管是仙家还是学院,我愿意跟着你为这世道做些什么!”

李东然和韩城击掌相望,目光坚定,这一击掌,为后世留下多少友情莫逆传说,多少君臣相交楷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