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假天子诏书37(1 / 2)

天微微放明。

他亲身经历了一夜的暴雨,这一夜也看到很多在平常不过的自然景观。

感叹世间万物,弱小渺茫者,只能顺应自然,服从自然……

虽然心中也有匡扶汉室之志,但如今兵马不过数千人,想要攻下董卓数以西凉铁骑著称的洛阳,可谓杯水车薪。

如今的汉室,正如这经历一夜狂风暴雨冲刷过的天地,只让他倍感饥饿,寒冷、凛冽、刺骨极强。

不多时,

天边升起一轮红日,曹操披着风衣蜷缩着,刚开始并没有感受到太阳的温暖,也没有中午时分那般火辣灼眼,反而清晰可见的看到太阳的轮廓圆盘。

“落阳……天子……”曹操安静,眼神用情的看到这幅“清晨初日图”。

片刻后,才能感受到它的温度火热……

曹操看到的是日出,想到的却是夕阳西下时的“落阳”。

正如这汉室垂危,被董卓软禁在“洛阳”的天子。

但曹操从来没有过相信命运这一说,命运永远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信命的人要么一辈子仅仅满足于温饱而碌碌无为,要么就胸无大志只想着自保以求偏安一隅。

一夜思绪万千,曹操看到了四百年江山的汉室已经走到了尽头,虽然有匡扶汉室的志向,但如今的曹操,自保都难,更无力改变汉家王朝崩塌的事实。

又怎么可能去维护朝廷的秩序呢?

在黄巾作乱期间,各地诸侯将朝廷的兵马强留为己用,大肆招兵买马,屯粮屯兵……就等着一个师出有名的契机造反而已。

“造反……”曹操突然间想到了一个更好的法子,与其像其他人一样,坐等着董卓以天子之名讨伐各地诸侯,还不如找人撰写一封《讨董檄文》,适时假天子之名,用以诏令天下英雄上下齐心,共同对抗董卓。

即可师出有名,行正义之师,又可以借助其他诸侯势力,以求保全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即上可顺应天意,下安抚民心,又有各方诸侯参与……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一应俱全,大事可成矣!

当即,曹操赶紧找人撰写一封《讨董檄文》,当即亲自给各个地方诸侯书信,吩咐手下昭告天下的同时,借天子之名招募贤能谋士,精兵强将。

厉兵秣马,屯兵屯粮以待时机……

……

……

时隔一年有余。

曹操逃离洛阳回到谯县招兵买马,不久曹操以【忠义】之名义,发布讨伐董卓的天子檄文。

以袁绍为首的诸侯纷纷响应。

十八路诸侯迅速集结,讨伐董卓联盟形成。

大战一触即发。

然而,

曹操发布讨伐董卓的天子檄文是假的,根本不是天子授权,而是曹操自己胡编乱造的。

换个角度看。

站在袁绍等人的视角,对于曹操发布的天子檄文,他没有绝对的把握知道实情。

其一,曹操发布讨伐董卓的天子檄文是在曹操行刺失败之后进行的,此时曹操是天下英雄。

他是和伍孚等刺杀董卓的大英雄,大豪杰齐名的。

曹操发布的诏书完全可能是皇帝授权的,曹操刺杀董卓的行为也是皇帝知道的,如此一来,曹操发布的天子诏书就是真的。

其二,曹操敢公然举兵反抗董卓,至少可以说明曹操的行为得到了皇帝的默许,或者得到了朝中权臣的支持,不然曹操不敢如此肆意妄为。

即便不是真的天子诏书,也是按照天子意愿反抗董卓。

如此一来,即便是诏书是假,反抗董卓的天子之心是真,民心也是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