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无聊爱情故事(1 / 2)

1996年,大一下学期。

这一年,冉苒为了和父亲赌气,决定找个男朋友。

这一年,马德为了和母亲赌气,决定找个女朋友。

两家大人的婚恋观都很保守,大学毕业前,都算早恋。

冉苒的母亲黎传英是温川农村人,准确地说,是温川下辖某县再下辖某乡某村的。

那地方最大的特点是其方言的复杂性,“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一点都不是玩笑话。

瓯语、浙南闽语、蛮讲、蛮话、畲客话、金乡话、蒲门话、大荆话、罗阳话、翁山话、南田话、莒江话、黄南话、蒲壮话、芙蓉话、永强话、虹桥话、乐城话、陶山话、高楼话、百丈口话、玉壶话、昆山话……

在那里什么话都有,同一个乡,村头村尾讲祖上的方言,互相听不懂,常有的事。

这是由于复杂的山地地形决定的。

古代交通不便,翻山难,地理隔绝就是不可逾越的文化隔阂,却没造成生殖隔离,产生一些新人种,真是挺奇妙的。

过去农村人结婚早、生育早,所以黎传英本来无所谓“早恋”的概念。

可她遇到了上山下乡的知青,迷恋上了人家的俊容和才华,在家人的怂恿下,用生米主动煮熟饭的老办法,想要留住知青。

饭是熟了,但人没留下。

人家知青有本事,想方设法把一家三口都带出了大山,过上了好生活。

不过这位父亲观念却很保守,从小教育冉苒严防死守,只要还在上学,就不许让男人碰,要保持距离。

要是较真,硕博也算上学,假如冉苒真有心读下去,岂不是三十了还不能早恋?

这点他倒是没给出清晰界定,不过至少本科阶段,肯定是不让的。

虽然你有你的计划,但荷尔蒙总是“不听不听”啊!

到年龄了,冉苒也羡慕朋友们的甜蜜滋润,荡漾了。

何况她长得漂亮,从小到大备受瞩目,被人秘密告白了不知多少次。

铁打的心,也红热过几次了,只等一个符合各方面想象的白马王子出现,就会彻底熔化。

马德家里同样不允许他谈恋爱,这个压力来自母亲。

不过对男孩的管教往往不会像对女孩那么严,松动的空间还是挺大的。

一场跨系联谊会上,两个人相遇了。

冉苒身材修长、面容清秀,穿一身浅绿色的长裙,长到脚踝。

衬衣式小圆领特别高,是特别缝制的,像高领毛衣一样,把白皙的颈项遮住了大半,扣得严严实实。

整个人犹如六月天西湖的荷花,含苞待放。

她身上带着一股不可侵犯的庄重气质,又暗藏着林黛玉式的忧郁可怜,特别容易激发雄性的保护欲。

人群中对了一眼,似乎双方都觉得,就是他/她了!

马德上前邀请冉苒跳支舞,冉苒低着头,不敢答应。就此,马德展开了一系列在后世眼中十分中二的攻势。

他在冉苒宿舍楼下摆蜡烛、弹吉他、唱情歌。

经过二十多年,再回想起来,

啊——曾经的青葱岁月啊,我竟然干过这种耍活宝现眼的事。噢,只恨没洞可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