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陈耀文的第一把火(1 / 2)

“陈总编,我想问问刚刚你说的第二条的那个绩效是怎么算的?”一边的邱晓倩早就按捺不住了,第一个跳出来问道。

“按月结算,一次50,上不封顶。但请注意,质疑需有实质内容,避免无意义的争辩,简而言之,我们要的是建设性的意见而非无端的对立。还有其他疑问吗?”陈耀文回答得干脆利落。

办公室陷入短暂的寂静。

陈耀文左右看了看,道:“好,如果大家都没有异议,我就认为各位已经接受了这‘约法三章’。先说好,如果后面你们任何人蓄意违规或屡教不改,我只能扣绩效了。现在,请大家先回去准备,十点准时开会。”

一个小时之后。

《琼海新视野》报社就这这么一间大办公室,没有专门的会议室,秦珍指挥着众人将大办公室中间无人的六张办公桌拼接成了一张大长桌,报社的11个人围着桌子坐了三面,把上首的位置单独留给了陈耀文。

陈耀文开场便直入主题:“我知道,大家对于我的到来可能有很多疑问,甚至有一些担忧。但请放心,我是带着诚意和决心来的,大家可能还不知道,我已经和吴总编立下了军令状。”

他停顿了一下,环顾四周,继续说道:“我的目标是在一年之内,让《琼海新视野》扭亏为盈。我也不说空话,大家等着看成果。如果成功,我承诺在首次实现盈利的那个月,申请给在场所有人的基本工资上调30%。”

坐在下边的邱晓倩一听又开始蠢蠢欲动,陈耀文敏锐察觉到了,根本不给她说话的机会,继续说道:

“我不喜欢说太多官话,开这个会,就是向大家通知一下我接下来的打算。”

“大家都看到了,我们的报纸目前状况并不乐观,内容陈旧,缺乏吸引力。所以,我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停刊改版。从明天开始,我们将暂停发行,直到改版完成后再重新恢复发行。”

“停刊的事,我会和直接和吴总编汇报,让他和印刷厂、邮电局以及广告商进行沟通。关于这件事,大家有没有疑问?”

“可是陈总编,”说话的是秦珍,“无故停刊对报纸的影响很大,我们是不是应该提前通知读者,并说明停刊和复刊的时间。或者说不停刊改版。”

“你说的确实没错,但这只是针对有正常生命力的报纸而言的。”陈耀文点了点头,说道:

“报纸的读者可以分为两类,一部分是订阅者,一订就是一年两年,365天送报上门,这个是最忠实的报纸读者,停刊流失的主要就是这部分的读者。”

“还有一部分是偶尔买报纸的散户,这是市场的主流。这些读者买报纸一般是一时性起,比如今天有重大新闻,他们可能会去报刊亭买上一份报纸。至于是什么报纸,他们并不在乎,只要报纸里有他们想看的内容就行。”

“我们报社去年的月均发行量不到两万四千份,日均发行量不到800份。其中订阅读者只有47个,去除图书馆、学校、同行的订阅,你觉得咱们报社还有固定读者吗?”

“咱们报纸的发行800的发行量是怎么来的?一方面是咱们报纸名字不错,在一众日报、晚报、机关报之中显得鹤立鸡群。另一方面是咱们报纸的价格比其他主流报纸低五分钱。那些偶尔买报的散户只是想看特定的新闻,所以会倾向于选择便宜的报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