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千古身世之谜(1 / 2)

相邦阁下接过话题,笑容满面地说道:“今日仅为宴饮之乐,暂不涉及政务及严肃议题。请继续奏乐,继续舞。”

我品味着佳肴美馔,心中暗想:看来食材与调料的短缺,要由这些舞姿优美的歌女来填补了。

目光略显呆滞地注视着一位舞者,脑海中在盘算着,倘若我亲自种植一些食材,抑或带领队伍穿越丝绸之路,或者驾驭船队探访马六甲。哈哈,这只不过是白日梦而已。皇帝陛下岂会为了区区辣椒而劳民伤财,消耗国力呢。想到此处,不禁嘴角微扬。然而这无意间的微笑,却被两人注意到了。

一位坐在高堂之上,俯瞰众嘉宾畅饮畅食,席间还聊着各种有趣的话题。只可惜我满脑子都是食材问题,没有听清楚。而在这位尊者看来,我是对舞者有意。另一位则是台上的舞者,借用着物资用水云袖也在偷瞄我,但是她怎知道我在借用她的方向,想着吃饭的事情。虽然是场误会,但也是个美丽的误会。

尽管他们也向我微笑致意,但此刻,我正沉浸于美食之中,脑海中想象着各种辣椒酱,如泡椒、灯笼椒、麻辣调味酱等,实在不行,来份素炒小米椒也可。再不济,来一根北京辣椒也未尝不可。又粗又长,当作黄光蘸炸酱也是不错的选择。对了,我可以尝试发明炸酱。

等等,如今是否已有大豆?我已降格至盐水花椒煮黄豆的地步,我的苦楚又有谁能理解呢!脸上不自觉地流露出淡淡的痛苦表情,也被一位贵宾默默地察觉到了。直至我真正品尝到了盐水煮黄豆,且确实加入了花椒。天哪!终于尝到了家乡的味道,尽管我身处祖国,我的家乡。

果然转移注意力的作用是巨大的,我竟然在晚宴结束前吃饱了。鞠躬与各位达官显贵们道别后,我也随相邦走到书堂。相邦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那力度恰到好处,仿佛带有一种长辈的关怀。

“先生,可曾吃好?”他的声音低沉而柔和,带着几分询问的语调,似乎在关心我是否享用了一顿满意的晚餐。

我抬头望向他,只见他的脸上挂着和煦的微笑,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微微颔首,算是回应了他的询问。“席间见你时而严肃,时而开心,究竟在思考什么问题?”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几分好奇。

我不好意思的回答“实不相瞒,我在思考小人之事,思考做饭中遇到的调料问题……”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相邦也只是哈哈大笑“先生好有趣呀……”

突然我的目光如利剑一样,牢牢的盯着皎洁的明月。我深吸一口夜晚的清新空气,让胸腔中的情绪充分酝酿,随后,“相~邦!”我唤道,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充满了庄重的意味。我凝视着他,眼神中闪烁着坚毅与决心,“其实,我也在思考着更加严肃的问题。”

这句话一出,整个氛围顿时变得紧张起来,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之前的轻松与随意瞬间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沉重的压迫感。我的转折不仅让相邦感到意外,更让整个夜晚都为之变色。

我以严肃的表情转过身对相邦说,“相邦。关于您的一生,历史书籍中均有详尽的描绘。然而,对您的评价却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正因为如此,我在睡前总是选择阅读您的《吕氏春秋》以思考。并且,我也意外地被传送到了这个时代。

实际上,我代表了许多人希望能够亲自听取您对自己事迹的看法,以及在做出这些决定之前,您内心的真实想法。尤其是那个跨越千年的历史之谜,更需要您来解答。”

此时相邦一概往常微笑的深情问“你们后世想知道什么呢?”,此时我跪拜在相邦身前,缓缓的问道“相邦,您在秦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秦国的事务了如指掌。但是对于秦国的传承与王室血脉,或许因为记载的史料年代久远,所以才总有争论。就是关于当今皇帝陛下的身世,后世子孙争论了2000多年,我定会感激不尽。”

吕不韦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他也席地而坐,示意我靠近。我小心翼翼地靠近后,生怕打破这紧张而又神秘的气氛。他伸出手,轻轻按住我的肩膀,那一刻,我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力量从他的指尖传来,仿佛能穿透我的灵魂。

随后,他微微低头,让自己的脑门与我的相碰,这是一个极其亲密且庄重的动作,仿佛是在进行一场神圣的誓言。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底里发出:“我以相邦的身份,以男人的尊严发誓,皇帝陛下确实是先王所生。这点毋庸置疑,天地为证,日月可鉴。”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执着,仿佛在告诉我,这是一个不可动摇的事实。我被他的真诚与坚定所感染,心中的疑惑瞬间烟消云散,只剩下对这位相邦的深深敬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