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只有见月是傻子22(2 / 2)

但……沈清不是什么有义之士。

毕沧显然也不是。

男子见沈清沉默,特地提醒:“她很臭。”

当然臭了。

说一千道一万,无非是眼下不想死,她都能纵火伤人,把空明的命也算计进去了,还说什么为了南楚国的将来?她眼下杀的人,难道不是南楚国的百姓?她本就立身不正,有再冠冕堂皇的理由也是假仁假义。

满腹算计之人的话,最不可信。

沈清如今对姚莹已经没什么疑惑了,哪怕她还有没猜到的部分,她也不再感兴趣。她只是仍旧有些好奇,落在姚莹身上的目光探究地去看她的魂魄,混乱纷杂的颜色是这世间大多数人的样子。

有善良,有虚伪,有真诚也有谎言,有自私还有狠绝,那些复杂多变的才是真正人性的颜色。

“赵老夫人,你知道人生下来的时候,魂魄只有一种颜色吗?”沈清问她。

姚莹不明白她为何会突然提起这个。

沈清自顾自道:“在经历不同的事后,产生了不同的念头,人灵魂中的颜色便会多一些,但大致不变。颜色越深,欲望越重,所求越多,便越容易迷失自我。经过数年,一个人或许与当初的自己变得完全不同。”

她看不出眼前的姚莹,是见月口中的样子。

她甚至无法想象眼前的姚莹,露出一抹真诚的笑容的样子。

沈清觉得有些可惜。

“但我近来也遇到过一个人,他的魂魄颜色很单纯,也许与他的人生际遇有关,他很难与这世间产生真正的联系,才不会被世间传来的各种信息诱惑,以至于他可能十年二十年甚至七十多年,都仍保持着同一颗真心。”沈清道:“便是灵魂深处难得的一丝杂色,也与欲望无关,是他人生的迷惘,也是他濒死的唯一诉求。”

“这个人你也认识的。”沈清看向姚莹:“就是我所说的你的故人,五十年前,就在这座山上,就在这所寺庙外,他曾救过你一回。”

如若当年见月没有见到姚莹,也没有救过她,或许姚莹意外死在山里,便没了她如今摧毁见月仅剩的念想与寄托。

又或许她当年幸运活下来,灵感寺还是会被大火烧去。

姚莹似乎已经想起那个人是谁了,她有些意外,脸色变得更加难看。她眼神恍惚,张嘴想问沈清那个人的去向,可她其实从始至终都不知道见月的名字,也从未见过见月的相貌,即便眼下开口,也不知要问什么了。

“有的人变了,有的人一生都不会变。”

这就是人啊,很有趣。

沈清起身笑了笑,此刻她对姚莹是真的再也提不起任何兴趣了,因为她泯然众人,毫无亮点,而有的人的美丽,也许真的只能存留在回忆之中。

沈清离开时姚莹依旧没能问关于见月的任何疑问,在沈清开门的刹那,她却道:“姑娘已知我的全部,离开这里后应当不会再引官府的人过来吧?”

沈清撇嘴没有回答,踏出房门。

慧智神色混沌地跟在沈清身后,待出了这所禅院才道:“不,不行,不能放她走,她害了灵感寺,也险些害了我们所有人!你怎能答应放过她?”

沈清闻言,有些意外:“慧智大师,出家人慈悲为怀,赵家的小孩儿是你们主张要救的,为了孩子着想,放过他仅剩的唯一亲人不也是一件好事?”

慧智张了张嘴却不知该如何反驳。

他只知道他们都被骗了,被利用了,灵感寺也被人毁了,可如今却要放过始作俑者,怎么也不对!

沈清眨巴眨巴眼,笑问:“慧智大师,佛门都说因果,救人是因,被害是果,你们应当欣然承受。”

“可、可……”慧智说不出个所以然,但他就觉得不该如此。

沈清越看他那傻愣的样子越好笑,她想佛家取法号还真有意思,大和尚法号慧智,是慧也没有,智也没有,脑子也比平常人不好使。换做一般和尚,大约真的只能阿弥陀佛,他心中有怒又不敢言,憋屈的模样实在太滑稽了。

于是沈清抬手,也拍了拍他光秃秃的脑袋,就像之前拍见月时一样。

“你合该入我仙道,这样你现在就能光明正大地冲进去手刃了她。”沈清又笑:“且我仙道没有什么不打妄语等戒律,万事从心而为即可。”

慧智脑子笨,毕沧的脑子显然也很简单。

“你骗她的?”毕沧也以为,沈清放过姚莹,不打算干涉她了。

“什么叫骗?”沈清理所当然道:“我刚才答应她什么了吗?……哎你们说夜里报官,州府的人会否受理啊?”

沈清曾建议见月去报官,可最好时机已经错过。

无可挽回便要及时止损,眼下与明日、后日相比,仍不算迟。

人间之事,自有人间法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