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行云布雨池(2 / 2)

从陵京城出游的夫人团,花了数个时辰才到山脚小镇。

小镇府衙弄得龙脊山祈福庙会,不算太正式,只是找些官员百姓,在山脚寺庙内举办,还得晚些时候再开始。

天色尚早,众女便带着婢子,游逛了一会儿庙会,之后沿着山道登山赏景。

爬山时,世家小姐人手一支山下买来的青竹箫,意兴盎然瞎吹,外侧则有几名绣衣守卫,防止其余客人走得太近。

首位的李谕真绣鞋踩竹叶,登上山腰时苍翠林间后,心情比之前好了几分。

兖州遇袭的事尚未查出真凶,她原本不想出城,省得再惹事非,只是碍于情面还是来了,毕竟为江南百姓庙会祈福,也算她分内的事。

十年未出宫,她也好奇曾经的富饶江南,在北乾南定之后成了什么样子。

赵氏紧跟在一旁,十分热络的介绍青州风土人情,李谕真听见到什么江南仙人传闻时,有些好奇:

“本宫南下的时候,倒是听说过些,难道还与此山有些渊源?”

“自然。”

赵氏颔首笑道:“那位飞升真人曾在山腰竹林处,结庐而居。据说山巅还有座旧庙,也是当年先辈所留下,只是后来因为太高而荒废,登山的道路都被灌木掩盖。殿下若是想上去看看,我这就让镇上官府派人......”

此事劳民费力,李谕真摇头拦了下来。

逸闻轶事哪儿都有,也不会有多少人当真,能够引得文人骚客踏青寻游、林间寻仙,带动小镇经济也算好事一桩。

另一位少妇不甘示弱,也凑近前:

“听说真人在龙脊山修道时,每日都在行水池边入定,久而久之,泉水都沾了灵韵。若是往池泉丢铜币,心诚的话,还能够见到仙人百年前留下的倒影,我等当年都见到过。

“就在前头不远,殿下可要去看看?”

李谕真听此倒是有些兴趣,便带着几人沿竹林小道走了过去。

片刻后,来到传说的“行云布雨池”旁,发觉果真有不少游客观景,还往池泉里丢铜钱。

似乎无论南北百姓,瞧见有灵气的泉眼都喜欢丢几枚铜钱,图个心里头慰藉。

所谓的行水池倒是没什么出奇的,但入乡随俗,李谕真还是接过备好的铜钱,也依葫芦画瓢丢完,还十分好奇的往池泉水面瞧了下。

结果自然没望见什么仙人倒影,倒是瞧见了她自己。

众人神色尴尬,总不能说大长公主这是心不诚,只好说了些祈福也十分灵验的找补话。

李谕真嗯了一声,又领着众人,走入旁边的松亭歇坐。

上官银瓶江湖人出身,都不知见了多少这种景观,不怎么感兴趣。对她而言,有这闲工夫还不如操练一下徐小子。

不过职责所在,也并未懈怠,在亭外负手站定。

这时,绣官玉瞳走近,小声禀报:

“大人,山下小镇像是出了点骚乱,另外咱们出城时,有几名江湖人偷偷跟了上来,不知是冲咱们来的,还是大长公主。”

上官银瓶听完倒是没意外,这身绣衣,落在江湖人眼中就跟见了仇家无异,一般也并不会像今日这样,大张旗鼓的出行。

江湖人都归她们管,但眼下还是要以大长公主的安危为重,便只是让玉瞳带几人下去瞧瞧,有事报官,不必纠缠。

玉瞳颔首,带人快步走下山道,惊起几只鸟雀惊飞。

叶声沙沙,偶有鸣啭声嘹彻竹海。

“琤——”

鸟鸣声又勾起一道悠扬琴声,音韵轻婉,犹如一缕穿林风,在叶声簌簌的竹林间并不引人注意。

亭内歇坐的几名夫人都没注意琴音,上官银瓶直觉何其敏锐,狭长丹凤眼眯如细柳,缓缓转身,就见几步外的一片飘落竹叶,悄无声息被一分为二。

再抬眼,远处竹影婆娑,似有气机浮动,上官银瓶旋即朝身边的几名绣衣眼神示意。

几人即刻散去,如绣燕穿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