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江湖后潮(1 / 2)

天色不早,宫七小庭院的侧屋已经收拾出来,徐令秋一场酣畅淋漓的练刀后,也懒得打道回扶珠山,索性在这儿落脚。

侧屋挺小,但干净整洁,宫姐姐还细心备了新床被褥。

此外,桌上还摆有一摞书籍。

徐令秋翻看几眼,发现有两本是钟鼓楼内见过的珍册——《春水箓云山要书》以及那本《蜀中道甲子论刀势》。

这两本都算刀谱,内容除了刀法招式外,还写下了著书者一二心得,徐令秋都大致看过,道理深入浅出,三两句言语精微至简,不落前人窠臼。

只不过前一本,算是'符刀',徐令秋对此倒是研究不多。

还有另外几本书,多是些拳谱剑经,大概是宫七知道他武功杂,多备了几本。

能够著书,自然都是江湖宗师级别的人物,“剑灯子韦少戈”“青城北手韩慎季”等等。

徐令秋一个没听过。

其它的没在意,徐令秋挑了那本《蜀中道甲子论刀势》,细细翻看半个时辰,之后又盘腿上床,双手子午诀平腹,习惯性以义姐所教的“黄庭运昆仑气诀”呼吸吐纳,气机在经络倒腾了数个小周天。

兖州留下的内伤,有了宫七的汤药和唐家药酒加持,早已恢复的七七八八。

扶珠山下那寺人拍胸一掌,甚至还帮他疏通了不少气血堵塞。

今夜的收获也不小,按照徐令秋的推算,约莫半旬的功夫,就能大致掌握这听潮蓄养刀气的精髓。

他是乌燕打手出身,知道自己若是不藏拙,实力放在江湖上还算不俗,能登甲字评,但却有一个缺点——杀力不够。

主要原因,还要归咎于辽东义姐。

当年姜闻仙离开辽东时,他吵闹着南下,义姐每次都将他抓回来吊着捶打,说是南下可以,先练好保命功夫,让她揍,总好过出门让别人揍。

虽然被强迫练了《方寸龙象》拳谱,但还没来得及练到怎么揍别人,义姐就独自出辽东,去了关外。

他也只得当乌燕出门觅食。

所以如今的徐令秋,论起杀人手段并不多么高深,但是挨揍的功夫还是马马虎虎。

但被义姐打可以,被别人揍不行。

听潮刀谱就能极大弥补短板,而且这刀法,他练起来并不晦涩,甚至有些得心应手。

湖畔横潮一刀,徐令秋没有特意在上官银瓶面前藏拙,不过他能隐隐感觉到,若再出下一刀,那股'势'会更上一层,甚至是举一反三,以养气推演出蓄势。

虽说大道殊途同归,但以往偷师攫取人家一二手绝学时,徐令秋就不曾有过这种感觉。

这么想来,他的刀法天赋应该比想象中强那么一点。

约莫过了丑时,徐令秋练完一套黄庭气诀,闲来无事,又掏出那本随身携带的《侠女泪》挑灯细细品读。

不过今日练刀有些乏累,在读到“芙蓉帐白春色尽泄”这一回时,终究还是熬不住,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身体困顿,睡意比较沉,其间做了几次梦都没醒。

梦境也奇奇怪怪,比如上官师奶立在他床头前,手中拎刀,表情犹豫,似乎在考虑要不要蒙枕头下黑手。

有时大奶瓶又小声呜咽,说自己清清白白的身子,被一个毛头小子给玷污了,以后怎么嫁人之类的碎碎念......

那道月下倩影身影站了许久,终究还是没动手,叹息一声“便宜你这小子”,便转身离开......

...

翌日天刚蒙蒙亮时,庭院正屋的房门便吱呀打开一条缝。

一道体态丰腴的身影蹑手蹑脚出门,走到院外晾杆旁,摸了摸昨天半夜偷摸出来晒的小裤裤,发现干的差不多,松了口气。

幸亏干了,不然今日都不用出门......

上官银瓶自然知道,与人交手切磋时拳脚无眼,难免会擦擦碰碰,也怪不得那小子,要不然她昨夜就拎刀砍人了。

不过此事她也脱不开干系,谁让胸襟这般累赘,换成自家柳儿,不就没事了?

想此,上官银瓶轻轻拍打了一下胸口胖团儿,哼了一声:“下次给你包起来,省得让我丢人显眼。”说着,准备回房。

可刚转身她就愣住。

昨夜站她便宜的那小子,今早就蹲在侧屋门口,一手端着碗粥,一手筷子串着大白馒头,目瞪口呆看着她。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