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要进军电影圈了?(1 / 2)

那天北影厂开完选本会议,王好为即刻动身去找了燕京日报的老战友,本想请日报方面牵线,请这位小方同志坐下来恳谈。

日报社方面刚把事情应承下来,不巧的是,《当代》正好发刊,王好为自然也看到了那篇备受瞩目的《风声》。

好为同志的父母曾经在白区从事地下工作,她在幼年读书时期,曾跟随父母辗转过成都、陕西、长春等地,后来在燕京师大的女附中进了话剧团,8岁时在抗战电影《哈尔滨之夜》里饰演一个小姑娘。

她对地下工作方面的感触,无疑是很深刻的。

方兆中的这篇《风声》,简直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在王好为的刻板印象里,《走在人世间》略显文青,《好事多磨》虽然有立意,但切入点还是爱情方面。

现在的年轻同志,尤其是单身同志都喜欢写点爱情,这也无可厚非。

但这篇《风声》却是实实在在的让王好为感到惊异。

一个从未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年轻作家,竟然能把情报战写的鞭辟入里绘声绘色,而她在77年之后,就没看到几部真正有意思的关于情报工作的小说。

这篇《风声》促使她做出了一个决定:她要亲自上门去见这位作家同志,不等日报社那边联系。

这一头,人文社招待所202宿舍。

方兆中还没来得及沾电影圈,显然是不认识王好为的:“我就是,不知您是……?”

“我是北影厂的工作人员。”

王好为没报底细,方兆中则是心中一喜。

北影厂来人了!

两人亲切地握了手,王好为继续说道:“北影厂的汪厂长在报纸上看到了你的《好事多磨》,经过开会决定,派我过来找你谈一谈,小方同志,有没有兴趣把这篇文章改成电影?”

有是肯定有的,往电影圈发展算是这个时代的大风口之一,未来不说能否坐拥欧美三大奖,至少得压过陈大导一头,以免什么太极二极的烂片问世圈钱,还非得打上一个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标签。

“不瞒您说,我还真想过未来从事文字工作的同时,能不能往电影行业也发展发展,但我没有改剧本的经验,恐怕还得学习。”

“害!没有改剧本的经验算什么?有吃苦学习的心就是好事!”王好为鼓励他道:

“从前两年咱们解放思想,北影厂重新规划整顿开始,编剧部方面就一直缺乏人才,老编剧们虽然能写出好剧本,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而且谁能保证这些奋战在一线的同志们还能写多久呢?

所以今儿找你,也不单是为着只改一部剧本。”

王好为话里的意思不言而喻,如果不是生活在1979年,且方兆中对目前国内电影行业的情况大体门儿清,否则他真以为对方是在画饼。

按照他的想法,既然来到1979年了,总得把这个时代的特色体验一遍吧。

此色非彼色,他可没有暗指朱琳龚雪陈晓旭张莉还是……蔡明宋丹丹的意思哈!

“如果能和北影厂合作,我个人肯定是很愿意的,只是我答应了秦兆阳老师,要先把最近登的《风声》改成长篇,七月份还要参加高考——”

王好为早看了此前的采访,便又问:“《风声》长篇改的怎么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