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抢人(1 / 2)

“我和小张这次来,是想谈谈你那篇《风声》。”

王记者有些惊讶:“《风声》?”

徐编辑解释道:“是兆中同志投的一篇短篇小说。”

王记者心里暗暗有了考量,当下没接话,把主题让给了当代的两人与谈话的主角。

方兆中先问道:“那篇《风声》,算是过稿了吗?”

“当然算!要是退稿,我们也就不用跑这一趟了。”徐编辑以玩笑的口吻说道:“兆中同志,这篇《风声》你有没有想过再改改?比如说,续写成长篇小说。”

坐在一旁的王记者虽然没怎么言语,内心却无比震动。

《当代》是个什么单位?那可是人民文学下属直辖的唯一杂志社,如果说《延河》是一位老革命先辈,《收获》是十里洋场穿着旗袍登场的绝世美人,那么《当代》绝对是文艺界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富二代。

即便还没正式发刊,其地位已然可见一斑。

能在筹备阶段任职于当代编辑部的编辑,都是文艺圈的狠人。

这位徐编辑就是其中之一。

她看似不过二十七八岁,说话明丽温柔,却在工农学子时期进入燕京师范大学学习,参与过中华书局在1975年的古籍修整工作,短暂出任程毅中专家的助理。

文学造诣自然不用说,也算是年轻一代中颇有棱角的人物。

王记者惊诧的同时,不由自主地好奇起来:能被徐编辑亲自要求修改成长篇,这部《风声》是有多么惊艳?

而方兆中呢,他虽然想过要把《风声》续长,特意在短篇结尾留了一个大钩子,但没想到的是,消息来得这么快,而且是当代的两位编辑亲自来昌北县和他面谈。

欣喜之余,方兆中却斟酌着说道:“徐主编,是这样的,一来我报名了今年的高考,接下来的精力要用在学习上,有限的时间要帮衬饭馆;二来,我没有长篇的经验,怕改的不好了。”

徐编辑边听边点头:“你说的都是实情,其实在我们出发之前,也才看到晚报和日报上关于你和悦宾饭馆的文章。

我认为可以这样,第一刊先发你这部短篇,编辑部里虽然一致认为这篇文章很好,但也要看看市场的反响嘛,这段空出来的时间呢你也可以安心考试,顺便构思构思。

对了,兆中同志,你报考的是哪里。”

“是燕京。”

“燕京,哪所学校?”

“燕京大学。”

徐编辑和身边的小张编辑对视了一眼,旋即说道:“我有一个这样的提议:既然报考的是燕京大学,你在昌北报的名,考试肯定也要坐车进燕京考,不如就住在编辑部的下属招待所里——”

能进京,住当代的招待所,说不心动是假的。

屋子里虽然讨论的是当代的内部写稿事宜,王记者却非常厚脸皮的坐在一边旁听,等徐编辑抛出“招待所”的橄榄枝,他立马起身说道。

“欸!徐编辑,兆中同志可是答应了我,高考后要给我们日报社副刊写稿的!”

徐编辑不疾不徐地回应道:“王记者,这先后顺序你恐怕弄错了,兆中同志是先给咱们当代投的稿,不信我给你看看邮寄时间。”

王记者立马着急起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