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源起1(1 / 2)

2322年,白臬星在经历过全盛时期后逐渐进入到衰落期,白臬星光能极度衰减,人们在原来的城市系统基础上,更新创建了现在的恒光城,以此躲避白臬星光能骤减带来的极寒极冷环境。

一个天空澄澈的夏夜,仙马星座m08星团一颗半径100公里的不规律彗星突然闯入巨猿星系,发生轨道扰动,星系内的部分星云碎片发生脱轨解体,冲脱的星云能量碎片突入白臬星系,击中白臬星发生星体介质融合,爆发星体核聚变燃烧云层的大规模耀斑和星体热流活动,白臬星表面温度增强1000c,光度增加3.827x10^24瓦特。

携带高密度氢能量物质的系外能量星体碎片,导致白臬星核聚变效应增速,白臬星质量和引力的改变,生发一系列天体物理连锁反应。

白臬星质量和引力增加,导致白臬星表面活动频繁,温度、光度和辐射增强,白臬星与天琴、雷博、牧羊、银犬、哥尼斯、红巨星等几大行星的距离也发生了变化。人类长期寄居生存的水垚星围绕白臬星的星体引力运转,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人们感受的季节和气候变化也因此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好在人们日常的作息时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受白臬星活动加剧的影响,水垚星气温由太阳衰弱期的平均5-6度升高至60多度,全球在白臬星衰落期形成的冰山雪地冰雪覆盖层,由于气温的快速上升几乎完全融化,受白臬星和木卫星双引力的作用,水垚星海平面上升80多米,暴雨和洪灾发生频繁,沿海台风和飓风侵扰加剧,火山喷发带面积延伸,高湿高热环境造成水域生物减少,植物生长呈现多地域差异,很多沿海城市被上涨的海水淹没,全球陆地面积减少近10%。

水垚星气候发生变化后,全球人类积极应对,金盘九国元首再度紧急召开盘首会议(nne-ions ference),邀请天体物理测算师(aps)、气候学专家(cdb)、生物基因改良工程师(gie)、星球空间规划师(gpp)、工程建造师(gct)、物理工程师(peg)、智能工程师(itg)等顶尖高端专家,耗费30年的时间,根据200多年前白臬星进入衰减期时期修建的恒光城城市系统,按照统一的标准,迁城、改建、修缮,建成了各式各样的新时期恒光城。

金盘九国在水垚星的社团群体当中拥有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和话语权,其中包括金州、天启、开宏、星都、佛罗、古夏、赤图、冥云、兽勋等上九国成员,形成以金州国为轴心,其他八国辐射布列、多个沿线国家加入、经济实力强劲、人口规模庞大、政治影响深远的国家联合体。

金盘九国开创性的建造了很多科技先进、工程浩大、系统构造复杂、运营网络发达的工程建筑和人居城市空间,其中不乏水下城市、地下城堡和由原来城市系统改造而来的恒光城。

国家副中心城市垣州城就是在白臬星星云碎片碰撞、金盘九国启动全球恒光城城市改造计划(grp)之后,国家将部分被海水淹没的沿海城市搬迁聚合重建而成的新未来城市。

新的恒光城应用了超未来的生态建筑技术,很多公共建筑和居民建筑并不是直接修建在地面,而是每隔一段距离建设一座元城,元城以巨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合金材料、新型聚合材料,依照城市的地理地貌、地势起伏,水系山脉走势构造出面积数万,数十万平方公里,数百上千米高,方形、圆形、椭圆、三角状、多边形的各式穹顶结构。

穹顶表面和边缘附着光滑如镜、排列整齐、体量惊人的有机金属化合物遮罩板,遮罩板中间有多层透光性防护膜,可以有效减少白臬星强光光照、紫外线、电磁干扰以及暴雨、暴风对恒光城内人们生活的影响。

遮罩板表面分区域安装聚能光伏发电电板以及电能储运设备系统,以保证巨量级的穹顶空间均匀采集白臬星的光照。穹顶结构遮罩板夹层,参照水垚星的生态结构和地理空间布局,密布各种智能传感系统、仿风力系统、仿雨水系统,智能监测和修复系统,从而保证恒光城内的自然系统、生态系统维持在人类生存正常的气温、气候、光照和空气条件状态。

几乎所有的恒光城都按照穹顶结构与城市周边的山川林地构造,在穹顶布设岩石、泥土和地表植被,包括很多用来调蓄水能和调节温度的小型湖泊、水库等,元城的生产生活用水一部分来自穹顶内与穹顶外通连的河流水系、湖泊汇聚的地表水,一部分是穹顶结构中湖泊水库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大型水容器装置汇集的雨水。

元城的电能除了原有的火力和水利发电设施供给,很大一部分来自元城穹顶和每座元城之间的白臬星光热能发电设施,元城内公共空间的照明都通过电能转化为仿自然光,和穹顶外的白臬星光照保持同时一致。

元城基本都根据原来的城市系统加建修筑保护功能的穹顶结构,城市原有的交通道路、公共设施、建筑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穹顶结构的支撑柱体气势恢宏、体量庞大、令人震撼,有些柱体基座面积甚至达到了惊人的方圆十多平方公里,环基座周边设计了公园人行跑道,开阔的柱体内部空间又通过未来建筑工艺和设计理念的改造,应用电气化、智能化技术,被使用来作为一些行政和商业办公、高端商务和游览观光的公共空间。

穹顶结构为航空航天飞行工具规划有多方位的专用出入口通道,通道口通过声波传感器和热传感器来实现飞行工具进出的及时开合,公路、铁路都按照原来的规划和路网布局运营,汽车、巴士、动车、轮船等交通工具都经过重新的设计改装,避免高温、强光、强紫外线的安全威胁,恒光城以外区域的作业,必须穿戴专业的服装才能开展工作,包括运行维护交通、通信、水电、能源等基础设施设备,以保证穹顶外作业人员不直接暴露在白臬星的强光环境中,有效的保障穹顶外部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和很多居住商贸娱乐型元城相协调,其周边布局了很多的农业农产品种植,粮食生产,畜牧水产养殖以及工业生产加工等特定的恒光城元城系统,它们与居住型元城系统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通过强大的交通运输网络系统、物流物联设备技术紧密融合。不过农业、工业生产的元城穹顶结构相对简单、空间布局相对简易,但面积和规模却往往比生活类元城要大。

恒光城系统中,多个元城汇聚成宏城,每个元城有各自独立的运行系统又相互关联,超特大城市则是几十上百个元城并融相接,形成庞大的穹顶网络城市,又叫硕城,硕城一般都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最为发达集中的城市,其穹顶结构设计和规模更为浩大复杂,穹顶内的建筑形态、城市布局、生态系统也更全面、多样多元、网络脉系更发达。

地球气候发生变化,国家持续实施新融城计划以来,安州城因为坐落在地势相对较高的高海拔平原地区,面积广阔、地理空间优势明显,受到海平面上升水患影响较小,加上祁鳞山、越王岭、紫云山的庇护,因此安州城便成了地球气候变化、城市地理布局调整后,城市规模体系最庞大、街市最繁华、科技商贸最发达、人类最宜居的恒光城城市。

星洲、新原、银郡、铁都等原属巨型沿海恒光城城市,因为海平面上升,面积只剩原来的十分之一不到,甚至被完全淹没,大部分居民迁徙到安州城等这一类内陆海拔位置相对较高的超大城市,国家在原来的恒光城系统核心区域修筑了能容纳数十万人生活工作的水下城市,既保留了原来城市的核心建筑、文化和科学技术构造,也充分保证全球恒光城的核心智能网络系统和尖端人类指令体系正常运营。

早在能量星云碎片撞入白臬星之前,天体物理测算师就已经观测到这一天体现象,并且合理推演了撞击的过程和造成的影响。根据推算,白臬星和星云碎片碰撞熔融发生聚变反应后的100年里,白臬星星体会以平均每年1.02c的气温、强光照、强紫外线增长影响人类居住的水垚星,而后白臬星能量会持续加速衰减。 根据金盘九国的联合档案库资料记载,200多年前,金盘九国主导启动的全球恒光城修筑计划,即是为了应对白臬星光热能量衰落、全球气温降低等系列并发问题,保护人类不受气候改变、环境变坏造成的生存威胁而开展的伟大的人类自救计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