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确认(2 / 2)

赵翠安抚好陈兴,便去安抚周灵了。

县里还是比较安全的,有县尉和各家豪强的部曲守护,黄巾军也不敢强攻。但他们劫掠周边村落,给海曲县造成了不少损失。

这段时间陈兴一直在思考自己接下来要怎么办。毕竟《三国演义》只是一本小说,里面的内容也是半真半假的。加上阅读的时间太久了,有太多内容已经忘记了。他现在可以说除了知道大概的历史走向,细节方面有很多地方也不了解。

就这样过了三天,陈兴想到了二个方案。

一是回去广州,就是现在交州一带。不清楚的事情太多,他本能的选择自己熟悉的地方去躲避战乱。而且《三国演义》对交州描写甚少,主要战斗都是集中在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交州无疑是避难的好地方。

二是参与这个乱世,在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人中选一明主,投靠过去,为自己谋个功名。或者成立自己的势力,参与争霸,改变后世的结局。

但目前最大的难题是陈兴只是一个三岁小孩,他的话还不能让人相信,他还没能力去实施计划,还是先长大再说吧。

又过了二天,陈昭回来了。一家人吃过晚饭后,陈昭就回去书房办公了。这时陈兴推门进去。陈昭看见陈兴进来,便放下了公文,一脸笑意的把陈兴抱起,放在腿上。

陈兴有点不习惯这样的接触,毕竟灵魂都40岁了。但他不敢表现出来自己的异常。于是故作好奇问陈昭:“父亲,现在黄巾贼退去了吗?”

“嗯,海曲毕竟离郡城较远,黄巾贼不集中在这边,劫掠周边后,便散了”陈昭道。

“孩儿希望能早日为父亲母亲分忧”陈兴故作天真的道。

这话让陈昭心情大悦,“兴儿还小,此事有父亲处理,兴儿无需操心此事。待日后兴儿成长起来,定能兴旺陈家”。

陈兴没有接话,他指了指桌案上的文书问道:“父亲能教孩儿认字吗?”作为一名曾经的现代人他明白掌握知识的重要。这三年间他已经学会了这里的发音和口语,但有很多知识是通过文字来传承的,认字迫在眉睫。

陈昭欣喜的看着陈兴,“兴儿如此好学,为父甚感行为。但幼童启蒙多在六岁,兴儿不过三岁有余,倒不急于一时”。

陈兴听后立马道:“孩儿只想早日为父亲母亲分忧,望父亲成全”。陈兴心想“不识字是绝对不行的,我必须要认字看书,了解这个时代”。

陈昭听后更喜,他道:“兴儿如此有孝心,甚好。那为父闲时会教授你功课。我跟你母亲商量一下,把你安排进周氏私塾里”。

陈兴听后大喜,立刻离开陈昭怀抱,对着陈昭叩谢。“谢谢父亲,孩儿定不辜负父亲栽培”。

陈昭看着儿子更是喜欢了,毕竟这儿子孝顺、聪慧、好学。于是他指了指桌案上的公文,“来,为父先教你认字”。

于是陈兴便跟着陈昭学习认字。

当晚陈昭便跟周琳说了让陈兴去周家私塾上课。周琳觉得陈兴年龄太小,本欲拒绝,但架不住陈昭的一再恳求下,加之想到自己女儿也六岁了,便答应下来了。

第二天周琳去和她父亲周韦说了这事。周韦觉得没啥大不了的,便同意了。

于是隔天,陈兴和陈灵便出现在周家的学堂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