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1275节(2 / 2)

  横路木二满面的兴奋之色,连搓着大手,道:“造化啊,真是造化!本来小的以为,今日小店能接待鉴真大师,已经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了。没成想,更有福气的事儿还在后面呢,贤璟大师今夜主动来拜访鉴真大师。您二位若在小店内论法,小店真是蓬荜生辉啊!”

  鉴真和崔耕对视一眼,却没这横路木二那么乐观,道:“贤璟师兄来拜我?”

  “不错,正是。贤璟大师就在外面等着?您到底要不要见?

  “那……还请横路施主让贤璟师兄在一间净室内暂待。贫僧准备一番,稍后便到。”

  “是。”

  横路木二领命而去。

  他刚一出门儿,鉴真和尚就有些紧张地看向崔耕,到:“对于今日之事,您怎么看?”

  崔耕眉头微皱,心中一动,想起了历史上那段过往。

  在历史记载中,贤璟与鉴真当众辩论,是鉴真先做了妥协,部分同意贤璟的论点。

  结果,贤璟却随后表示,自已已经被鉴真折服,愿意完全按照鉴真的戒律行事。

  这事儿表面上看,是一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一段佳话。

  然而仔细想来,事关扶桑的佛门主导权之争,就是出几千条人命都完全在想象之中,双方可能这么温文尔雅吗?

  平静的表面下,指不定有多少暗流涌动。

  双方不知经过了多少私下里的沟通、妥协乃至战斗,才造成了这种效果。

  既然如此,贤璟和尚夜临轻风客栈的目的,也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

  想到这里,崔耕微微一笑,道:“那还用问吗?当众演法不能获胜,这贤璟就得想些盘外招了。今日他夜访轻风客栈,恐怕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着什么好心啊,咱们必须慎重以待!”

第1703章 玄昉能力强

  在历史记载中,鉴真六次东渡扶桑。尽管有五次失败了,但那五次也不是全然做了无用功。

  每次东渡失败,在种种巧合下,鉴真都会在不同的地方登陆。这其中有海南岛,有明州,有温州……每到一地,鉴真都会登台讲经,广传佛法。

  等他在第六次东渡时,身边已经聚集了一群才能卓绝,信仰虔诚的门人弟子。

  也许正是靠了这些弟子,他才能在东渡扶桑以后,迅速站稳了脚跟,成为扶桑佛门第一人。

  在崔耕的想法中,因为自已的影响,这次鉴真提前东渡成功,除了自已等人之外,身边没有什么杰出弟子。鉴真要应付贤璟和尚的各种手段,自已等人非出大力气不可。

  然而事实证明,他想错了。

  贤璟和尚一进房门,就深深一躬道:“兴福寺贤璟,拜见鉴真师兄。今日在萨摩港演法,小弟输得心服口服。没啥说的,愿赌服输。从今日开始,不单是我贤璟,兴福寺的全体僧人,定当唯鉴真师兄的马首是瞻。”

  这么容易就认输了?

  鉴真满腹狐疑,将贤璟和尚搀扶起来,不置可否地道:“哪里,贤璟师兄的佛法也足够精深,令贫僧叹为观止呢。”

  贤璟似乎看出了鉴真的所思所想,起身之后,微微一笑道:“怎么?鉴真师兄对小弟的诚意有所怀疑?嘿嘿,实不相瞒,在今日萨摩港演法之前,小弟已经打定主意,要向鉴真师兄认输了。”

  崔耕心中一动,模模糊糊的好像意识到点什么东西,插话道:“贤璟大师请坐。照您刚才那么说,今日的萨摩港演法,只是走个过程了?”

  贤璟和尚顺势坐了下来,苦笑道:“也可以这么说。不过,贫僧原本是想放水的,没想到竭尽全力,还是输得一败涂地。”

  “哦?这又是为何?”鉴真和尚问道。

  贤璟和尚道:“鉴真大师以为,邀请您来扶桑的主使之人,是天皇陛下吗?其实并非完全如此。推动此事最热切的并非天皇,而是藤原武智麻吕大人。”

  所谓藤原武智麻吕,就是现在藤原家族的掌舵人。已经死去的扶桑传奇人物,藤原不比等的长子。这事崔耕和鉴真和尚都知道。

  崔耕奇怪道:“既然藤原家族有你们兴福寺的支持,又何必请鉴真大师……”

  “何必请鉴真大师来扶桑,主持扶桑佛门?”贤璟和尚主动接话道:“其实藤原武智麻吕大人也是有迫不得已的苦衷的……”

  然后,他简要的将此事的来龙去脉解释了一遍。

  扶桑佛门,如今已成为扶桑朝廷、各级贵人之外的第三大势力。就是以藤原家族的权势,处理起来,都感到颇为棘手。

  但是,扶桑佛门侵占了大量的财富、田地,不纳税,奢侈腐化、骄奢淫逸、不事生产,不整顿又不行。

  于是乎,藤原武智麻吕想出了一条折中之计:来的和尚好念经。让鉴真和尚主持此事,自已再从中斡旋。如此一来,怨归于鉴真而恩归于藤原家族。

  所以,鉴真一到萨摩港,贤璟和尚就受藤原武智麻吕之命,前来责难,甚至表现出势不两立的态度。

  然而实际上,在临来之前,藤原武智麻吕已经传下了命令,贤璟此行许败不许胜。

  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来,迷惑扶桑佛门;二来,替鉴真和尚立威,试想,连鼎鼎大名的兴福寺贤璟都败在鉴真和尚的手下,其他人还用提吗?

  然而贤璟和尚也有自已的小九九,认输可以,但得输得漂亮,输得光彩。最好是自已展现了足够的力量,让信众们叹为观止之后,再主动认输。

  没想到,鉴真和尚如此厉害,竟然一点机会都没给兴福寺,让他完全下不来台。

  崔耕听完了,暗暗寻思:兴许贤璟和尚还没说谎。在历史上,鉴真先退一步,承认“自誓受戒”的部分合理性。兴福寺的和尚随后就表示,已经被鉴真折服。

  这事儿固然可以解释成,双方经过多次交锋,鉴真的实力明显占优,兴福寺不得不妥协。双方在世人面前,演了一场“惺惺相惜”的好戏。

  但也同样可以解释成,兴福寺的和尚们,本来就跟鉴真是一伙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做戏。

  想到这里,崔耕道:“照大师的说法,您是受藤原武智麻吕大人之命,全力配合鉴真大师整顿佛门了?那可太好了,咱们以后得多亲多近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