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1098节(1 / 2)

  这回崔耕吸取了经验教训,没有拿美洲来献宝了。而是开出了和崔琼类似的条件。

  李裹儿比崔耕想象中要好对付一些,道:“我倒是没什么,但是……就是感觉有些对不住娘亲……”

  “呃……”

  虽然说人死伟大,崔耕对韦后这个权力欲极强的丈母娘,还是感到一阵阵的无语。

  忽然间,他眼前一亮,道:“我倒是想到了一个,对她老人家进行补偿的法子。”

  “什么法子?”

  “呃……你也知道,咱们说老人家是中宗皇帝的皇后,但是,朝廷可不认。公开说法是,老人家倒行逆施,所以被废为庶人。”

  “倒行逆施,他李隆基才倒行逆施呢!”李裹儿满脸愤恨的说道。

  “呃……你莫激动啊!”崔耕连忙安慰道:“我没说朝廷做的对,这不是想让他们改正吗?”

  “改正?怎么改?”

  崔耕大而化之地道:“就是让李隆基下一道诏书,说之前弄错了。现在恢复老人家的地位。”

  “这……李隆基能答应吗?”

  “不答应,他也得答应。”崔耕冷笑道:“李隆基算计我那么多回,我还没找他算账呢。现在,他凭什么不答应?”

  李裹儿还是有些不确信的道:“可是,我觉得这事儿没那么容易。”

  当然不容易了,如果承认韦后的地位,那就相当于否认唐隆政变的合法性。否认了唐隆政变,李旦就得位不正了。李旦都得位不正,继承了他皇位的李隆基,那就更不算什么理直气壮的皇帝了。

  李隆基但凡要点脸面,就不会同意。

  崔耕刚提出来时,不过是临时起意,觉得可能性很大。不过,他仔细一琢磨才发现,这事儿的难度相当大,简直不可能实现。

  但是,既然以已经对李裹儿许诺了怎么办?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然而,出乎了崔耕的预料之外。

  他的奏章递上去之后,李隆基马上就下旨准奏。既没有讨价还价,也没有拖泥带水,甚至给崔耕的感觉,是有些……迫不及待。

  这是怎么回事儿?

  李隆基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直到李隆基的第二封诏书的到来,崔耕才明白他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李隆基表示,既然韦后已经恢复了皇后之位。那就得按照皇后之礼安葬。最关键的是,她得跟中宗李显合葬。

  所以,请崔耕这个亲王女婿和李裹儿一起,护卫着韦后的灵柩回长安。

  简直神特么的合情合理!

  李裹儿是知道轻重的,不敢让崔耕冒这个险,但要想恢复韦后的皇后之位就得走这一趟,想了想,李裹儿似下定决心道:“我说李隆基怎么答应的那么痛快啊,感情是在这等着咱们呢。二郎你听我的,你莫去,我一个人去,看李隆基能把我怎么样?”

  崔耕想了一下,道;“这不是把咱们怎么样的问题,而是我应该不应该去的问题。我要是不去的话,这事儿就是咱们理亏了。我觉得,这事儿也没那么危险。他若真的对我不利,岭南道还有瑜儿继位,他能占着什么便宜了?”

  “所以,二郎你一定要去?”

  “去,怎么能不去呢?一别长安数年,我还真想故地重游呢。我倒要看看,李隆基的葫芦里,这回究竟是卖的什么药?”

  还有句话,崔耕没说出来,他心中默念道:一别几年,持盈,你和孩子,都还好吗?我来了!我堂堂正正地再次回到了长安。

第1446章 世纪大和解

  两个月后,长安城外,十里长庭。

  崔耕带着五千兵马,护送着韦后的灵柩,缓缓行来。对面来迎接之人,正是大唐天子李隆基带着大唐的文武百官。

  从礼仪的角度来讲,李隆基的礼节过重的不是一点半点。

  按说,只有有了灭国之功的大将回来,皇帝才可能亲迎。注意,只是可能而已。

  现在李隆基亲自迎接韦后的灵柩,是闹哪样?

  君臣见礼已毕,崔耕道:“陛下亲自出迎,微臣不胜惶恐,这是不是,呃……太过分了一点儿?”

  “过分吗?朕可不这么觉得。”李隆基非常热情地道:“这灵柩说起来,是朕的伯母的,难道朕不该出迎?越王你为我大唐南征北讨,东挡西杀,立下了泼天的功劳,难道朕不该出迎?”

  “呃……”

  崔耕暗暗腹诽,照你这么说,当然应该出迎。但问题是,你什么时候这么通情达理了呢?我还真有点不习惯。

  最后,还是那句话,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啊!

  崔耕心中一凛,敷衍道:“陛下言重了,微臣愧不敢当。”

  “哪里,越王请随朕来。”

  接下来,李隆基更为热情,竟要和他同乘御辇。这多么牛逼?要知道,这几乎相当于和皇帝平起平坐了。

  崔耕赶紧拒绝,李隆基却振振有词,道:“这有什么?想当初,周文王为姜子牙推车,才有了大周八百年的基业。如今朕不欲让先贤专美于前,难道崔爱卿却不想为大唐效力吗?”

  “哪里,既如此,微臣领命。”

  崔耕和李隆基一起,乘着御辇,进了明德门。

返回